-
日期: 2025-05-24 | 來源: 羅sir財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而消費者,如果形成了外賣比堂食還便宜的認知,那麼這些成本又應該由誰來買單呢?如果消費者不買單,最終買單的只能是平台,或者商家。
考慮到平台的話語權往往更大,最終蠶食的就是餐飲商家的利潤。
這壹次的外賣大戰,在被叫停之前,幾家平台都“來勢洶洶”,補貼越來越大,前幾天美團的周叁補貼神券直接是滿20減16,如此大額的神券,消費者是暫時得到了實惠,但越來越便宜的外賣背後,其實是來自商家和平台的共同補貼。
而單純依靠補貼,是贏不了未來的。
過去拾幾年時間裡,互聯網大公司不斷刺激需求,讓餐飲和配送價格都變得更便宜,讓外賣從壹部分人的可選消費,變成了更多人的必選消費,在這個人均只有壹萬多美元的經濟體,卻創造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外賣市場。
但平台不會無限補貼,而商家也不可能壹直做虧本生意,飯送到門口的便利,最終也總得有人額外付出比堂食更多的錢。
而所有的商業競爭,最終都會回歸到理性,回歸常識。
過度補貼沒有未來。叫停外賣大戰,最終受益的反而才是所有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