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4 | 來源: 華聲在線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健康領域,睡眠壹直被視為人體健康的重要基石。然而,關於睡眠時長的“標准”,長期以來存在壹種普遍的認知誤區:每天睡足8小時就能確保健康。但最新的研究發現,這種“壹刀切”的觀點並不科學,尤其是對於45歲及以上的人群來說,最佳睡眠時長與年齡、職業、身體狀況密切相關。
研究發現:睡眠時長因年齡而異
劍橋大學睡眠研究中心對超過50萬名40-70歲的人群進行了為期7年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45-55歲人群的最佳睡眠時長為6.5-7小時,而55歲以上群體的最佳睡眠時長為6-7小時。這壹發現打破了傳統觀念中“8小時睡眠”的固定模式,提示我們睡眠需求並非壹成不變。
中醫與西醫視角的解讀
從中醫角度看,人體的陰陽變化遵循自然規律。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陽氣漸衰,陰精不足,睡眠需求自然減少。強行延長睡眠時間,可能會導致“陰陽失調”,出現頭昏、乏力等症狀。而從西醫角度,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褪黑激素分泌減少,生理節律發生改變,中老年人的深度睡眠時間較年輕人明顯縮短。因此,過長的睡眠反而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同年齡段的最佳睡眠時長
根據研究結果,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應有不同的睡眠時長建議:
45-55歲:
推薦睡眠時長:6.5-7小時
建議入睡時間:22:00-22:30
最佳起床時間:5:00-5:30
55歲以上:
推薦睡眠時長:6-7小時
建議入睡時間:21:30-22:00
最佳起床時間:4:30-5:00
影響中老年睡眠質量的關鍵因素
作息規律:打破生物鍾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運動習慣:適度運動有助於改善睡眠。
飲食習慣:晚餐過晚會影響睡眠質量。
環境因素:光線、溫度、噪音都是重要因素。
情緒狀態:壓力、焦慮會幹擾睡眠。-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