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4 | 来源: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电影 | 字体: 小 中 大
张贇为《盗马贼》重绘的海报 #又见计划#
形式上,以上汉族导演所有藏族主题电影在中国正式被归类为“少数民族电影”。尽管讲述了“少数民族”的故事,但这些电影中描绘的少数民族从未有机会在这些作品中展示自己的语言或形象。
安德森强调了标准化国家语言在塑造现代国家的过程中的作用。在《农奴》等电影中,西藏演员用藏语表演,但对于大陆观众来说,对白是用汉语配音的。
随着改革开放,艺术自由的空间扩大,像《盗马贼》这样的电影可以最初以藏语制作,但仍然被配音成普通话以供公开发布。随后,通过在海外播放藏语原声的《益西卓玛》(谢飞,2000年)和《喜马拉雅王子》(胡雪桦,2006年),推动了双语藏语电影的出现。
电影《益西卓玛》剧照
自2005年以来:藏地电影的新浪潮
在一系列提案之后,包括2004年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电影产业的意见》,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重大转变,从个人企业领导转变为行业驱动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的《静静的嘛呢石》(万玛才旦,2005年)的发布标志着藏地电影创作的新时代。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完全由藏族人组成,整部电影都是用藏语拍摄的。尽管它可能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取得重大影响,但这部电影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好评。其中一个原因是,汉族导演经常将藏地的自然景观描绘为叙事的焦点,赋予其壮观和凝视中心化的特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