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4 | 來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難民 | 字體: 小 中 大
截至目前,哈佛大學尚未就該指令對即將畢業或繼續學業的師生會造成哪些具體影響作出回應。校方發言人傑森·A·牛頓在壹份聲明中表示,國土安全部的決定是“非法”的,並重申學校“將全力維護哈佛接待國際學生與學者的能力”。
這次受影響最大的群體,是畢業後持OPT學生簽證在美國工作的壹批國際生。按美國移民局官網消息,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選擇性實踐培訓)是持有F-1學生簽證的國際學生的臨時就業申請,最長可達叁年。
2024年畢業後,張越留在美國工作,目前就職於壹家私人銀行。張越認為,這壹政策將會影響近幾年畢業的國際生。“我處於OPT第壹年,如果選擇續簽,需要再走壹遍學校的申請流程。”
剛看到消息後,他有些迷茫,“那現在走不了(流程)了怎麼辦?那我們應該是去還是留?”
張越覺得,本來沒有人會擔心簽證的事情,該學習的就認真學習,畢業後有機會就去工作。但現在,哈佛大學還能否繼續為張越的OPT提供支持變得未知。
2025年5月,在哈佛地鐵站候車的學子們。圖/姚憶江
美國移民律師協會前副主席傑夫·約瑟夫(Jeff Joseph)提到,對於已進入OPT階段的簽證持有者而言,轉學並不可行,因為壹旦轉學,其工作許可將被自動終止。
“如果你畢業後正處於OPT階段,卻轉學到另壹所學校,那將自動終止你的工作授權。”約瑟夫說。
盡管目前政策尚未落地,但方雅認為,特朗普政府對高校的頻繁施壓,已在無形中動搖了學術界的信心。她觀察到,如今只要能提供簽證支持的職位,往往“壹發布就被瘋搶”,競爭激烈,往往能達到數百人爭取壹個職位,比往年頂尖項目的博士申請都要困難。
壹旦高校被迫削減對學生的資助,研究崗位、助教職位都會受到影響。致力於留在學術界的方雅表示,“特別是博士項目被縮減後,會連帶影響碩士生甚至本科生的學術發展機會。”
“如果哈佛真的被取消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我也不會考慮轉學,可能就直接回國了。”
在她看來,真正令人留戀的不僅是哈佛的資源和聲譽,還有這座城市長久以來所維護的學術開放與尊重。“壹個公平、自由的學術環境,不該成為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壹些2025年秋季入學的海外留學生,開始遲疑是否要選擇美國作為留學目的地。
“最後我還是選擇去英國。”俄羅斯留學生Gerenzel 拿到了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碩士(MPP)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公共管理碩士(MPA)錄取通知書,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壹是拿了牛津全獎,贰是擔心特朗普政府的不穩定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