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7 | 来源: 徐三郎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二、电动汽车价格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意味着汽车供应过剩、需求不足已类似于三年前的房地产。
中国最近因提供大量购买汽车的消费补贴而备受瞩目,虽然汽车折扣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鉴于汽车制造商很少盈利,这些优惠似乎并不可持续。
《南华早报》报道称,去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售价与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从四年前的 20% 左右下降到 10%。几乎所有车企都是价格竞争的受害者,但是,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选择退出价格战,他们的销售额就会下降,并且更难实现净收入。
中国乘用车协会报告称,2024 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折扣为 8.3%,12 月的价格下调了 10%。
4 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的销售折扣已经达到 16.8% 的历史新高,比 3 月份增长 0.3%。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2025年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1-4月份累计销量687.2万辆,同比增长7.9%。但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汽车销售额4月份仅增长0.7%,1-4月份下降了0.5%。
由这两组数据粗略匡算,4月份汽车销售折扣高达12.1%,1-4月销售折扣平均为7.8%。
价格大幅下跌,反映了供需之间的严重不平衡,今年的价格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电动汽车需求激增。此外,昂贵的开发和营销成本给中国许多崭露头角的电动汽车品牌带来了盈利的巨大压力。
三、五十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只有三家实现盈利。
《南华早报》称,2024年中国大约有 50 家活跃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是全球任何国家中最多的。然而,目前只有三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实现盈利:比亚迪、赛力斯和理想汽车。比亚迪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是特斯拉在中国大陆最接近的竞争对手,赛力斯生产 AITO 品牌的智能汽车。-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