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7 | 来源: 徐三郎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搜狐汽车研究室称, 2024年上半年,中国30家上市车企的净利润之和仅为377亿元。从盈利能力来看,中国30家主要上市车企的净利润不及丰田汽车净利润的1/3,约为大众集团的2/3,也远低于奔驰、Stellantis集团、宝马等多个知名跨国车企一家的净利润。
这几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虽然风云激荡,但卷价格、卷技术、卷规模,甚至还要卷老板的流量, “卷”字当头实际上是在国家产业政策补贴刺激下快速发展所隐藏的产能过剩、难以盈利的巨大风险。
在此背景下很多自主车企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究其原因,在越来越内卷的市场中,包括自主车企在内的各家车企普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导致企业销量增长但利润承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20到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从6.1%下滑至5%,2024年更是跌至4.3%,较2023年下跌0.7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6%的水平。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继续下跌至3.9%。
四、汽车库存激增,4月份汽车库存超过350万辆,正在压垮经销商。
根据工信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库存350万辆了,直接刷新近两年来的最高纪录!比去年底足足增加了12万辆,按照这个速度,到年底乘用车库存将超过400万辆。
实际上,这还不是中国真实汽车库存数据。因为这只是汽车厂家的库存。而中国的汽车厂家为了销售数据好看,压低库存,做出利润,普遍存在向经销商压货的现象。
2025年5月1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4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4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1。即销售100辆汽车,库存141辆。按乘联会公布的4月份 175.5万辆零售销量计算,库存为247万辆。
这意味着,4月份中国的汽车实际库存接近600万辆,足够100天的销售量。至关重要的是,汽车库存一直在增加,年底恐怕会突破700万辆。
虽然负债率高不一定会暴雷,库存多并不代表要倒闭,但高企的库存不仅反映了汽车产业严重的供给过剩,还带来了三个严重后果:
一是成为车企、汽车经销商难以盈利的重要因素。
按单车成本10万元计算,600万辆库存占压资金6000亿元,按3%的1年期LPR计算,一年需要资金成本180亿元,相当于吃掉了汽车产业利润的四分之一。
二是制造了数以百万辆计算的中国特色的“0公里二手车”。-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