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7 | 来源: 文汇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可贵的是,剧集并未拍成“侠盗罗宾汉”似的传奇,而是将库珀的泥足深陷转化为对消费主义的控诉。男主角偷得得心应手,是因为他太了解他的美邻们了,他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通过入室盗窃,他开始审视起自己的生活。《掩耳盗邻》在此时显示出与那部相隔百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脉相承的思想性。一步步借库珀的行为与思考,来一寸寸剥开美国精英阶层看似精致、实则虚伪空洞的生活表面。如,剧中富人囤积奢侈品(如30米防水名表、天价高尔夫球杆),将财富作为身份象征;库珀盗窃时发现邻居家中价值百万的艺术品与无人翻阅的精装书,讽刺了消费主义下文化的精神属性被消灭;剧中,富人阶层社交的和谐光鲜,与人际关系的充满算计,时时形成比照。NBA球星靠推销智能马桶维持着名人光环,慈善晚会和高档俱乐部会员,仅是身份的表演;库珀宁愿“掩耳盗邻”也要拒绝降低生活标准,映射出美国精英阶层对经济脆弱的恐惧——承认失败比失败本身更可怕。而富人社区的安全感建立在阶级隔离上,剧中女管家为跻身上流成为共犯,则进一步讽刺了阶级跃迁的代价与制度性虚伪等等。
据了解,《掩耳盗邻》第一季的诞生,经过了长达十二年的创作。该剧由编剧出身的乔纳森·崔普尔执导,而故事的灵感源于他在纽约州富人社区的居住经历。乔纳森曾坦言:“这里(富人区)的人们夜不闭户”,但这种对“安全幻觉”的反思,让他意识到,美国社会的脆弱性与其精心构建的稳定假象形成了荒诞的对比,这成为了《掩耳盗邻》的核心。剧集的拍摄地“韦斯特蒙特村”虽为虚构,但其原型取自纽约上州与康涅狄格州的精英社区。导演团队通过冷色调的镜头语言,将修剪整齐的草坪、玻璃幕墙的现代别墅转化为压抑的符号,暗示财富背后的精神荒漠。
《掩耳盗邻》巧妙地用黑色幽默建立观看的间离感,将库珀的盗窃行为逐渐从谋生手段演变为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当他潜入邻居家中时,旁白道出:“我偷的不是珠宝,而是他们的人生选项。”展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精英坍塌的现状,这种批判超越了简单的“仇富”,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观众看到的不只是犯罪,而是一整片的精神废墟,就像每集精彩的片头用特效向我们展示的:世界正在一块块剥落崩塌,而乔恩·哈姆(库珀的扮演者)捂起耳朵,一味向前奔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