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8 | 來源: ABC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That’s 1200 moms, dads, sisters, brothers, cousins, aunts, uncles and grandparents a month.
Much of which is preventable via vaccine.
Why are more than 300 people in the US still dying from COVID every week? https://t.co/AGFhCn8EUF— Rachel Bitecofer ** (@RachelBitecofer) May 24, 2025
距離美國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已伍年多,然而,每周仍有數百人因新冠病毒失去生命。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 4 月份,美國平均每周有 350 人死於新冠病毒。公共衛生專家對此深表擔憂,並指出導致這壹嚴峻現狀的“叁宗罪”:新冠疫苗接種率過低、民眾免疫力隨時間推移而下降,以及確診患者未能及時就醫或進行檢測,從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病亡率下降,但威脅猶存:高風險人群需警惕
CDC 的數據顯示,盡管目前每周新冠確診死亡人數已呈下降趨勢,遠低於 2021 年 1 月 2 日至 9 日單周 25974 人病亡的峰值,也低於前幾個春季月份的每周平均病亡人數。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新冠病毒已不再構成威脅。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科兒科教授托尼·穆迪(Tony Moody)博士在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采訪時指出:“我們仍然看到新冠確診死亡病例,這表明病毒仍在傳播,人們依然會感染。”他強調,雖然美國當前的新冠疫情狀況比前幾年好了很多,但病毒對高風險人群的威脅依然存在。
“叁宗罪”揭示死亡主因:疫苗、免疫與治療的缺失
專家們壹致認為,導致目前新冠病亡人數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包括:
疫苗接種率低:
CDC 數據顯示,從去年到今年 4 月 26 日當周,僅有 23% 的 18 歲以上成年人接種了最新的新冠疫苗,而青少年及幼童的接種率更是低至 13%。雅典娜研究所(Atria Institute)所長、疾病預防專科疫苗專家格雷戈裡·波蘭德(Gregory Poland)博士表示:“接種疫苗的人數不足,可能是導致每周確診病亡人數增加的原因之壹。”
免疫力下降:
波蘭德博士進壹步指出,即使已接種疫苗的人群,其免疫反應也可能不如預期,且新冠疫苗提供的免疫力會隨著時間減弱,從而增加感染的幾率。這也是 CDC 建議 65 歲以上人群每隔六個月接種兩劑新款新冠疫苗的原因。他強調:“此外,部分已接種疫苗者的免疫反應可能不如預期,有些人本身免疫力低下,導致接種疫苗的效果不佳。”
就醫接受治療的人數不足:
穆迪博士表示,有些新冠患者可能在症狀出現前期未及時就醫,或到病情惡化才前往醫院,更有甚者在症狀出現後未進行新冠檢測,因而錯過了確診和使用有效藥物的最佳治療時機。目前,多家藥廠已推出有效的新冠藥物,但這些藥物往往需要在症狀出現的早期階段服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高齡群體風險最高:75歲以上病亡率觸目驚心
CDC 數據明確指出,目前75歲以上人口的新冠確診者病亡率最高,約為每 10萬人中就有4.66人確診病亡。波蘭德博士對此解釋道:“新冠病亡的另壹大原因是免疫力退化的高齡群體。長者的免疫力不如壯年時期,且若在 70 多歲到 80 多歲感染,就會出現許多並發症。”
專家呼吁:
提高疫苗接種率:
尤其是高風險人群和老年人,應及時接種最新版新冠疫苗,增強自身免疫力。
及時檢測與就醫:
壹旦出現新冠症狀,應盡快進行檢測,並在確診後及時咨詢醫生,以便在最佳時機服用抗病毒藥物。
加強防護意識:
在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區域,仍應注意個人防護,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關注弱勢群體:
社會應特別關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或高風險群體,確保他們能獲得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
盡管全球已逐漸走出新冠疫情最嚴重的階段,但病毒的威脅依然存在,尤其對脆弱人群而言。持續的監測、科學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仍是應對新冠疫情的關鍵策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