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9 | 来源: 加西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他是个例,或许是未来的缩影
“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威胁的是低技能岗位,但事实上,高技能岗位受到的冲击更深、更快,”他说。
“AI 替代人类劳动的能力越来越强,而我们的制度仍要求你‘为公司赚钱’才能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源。这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性矛盾。”
他呼吁社会正视技术变革带来的深层次问题。他在文章中提出,未来社会应当从“用人类换效率”的思维模式,转向“用技术换福祉”的目标导向。
他认为,保障人类基本生活权利、推动全民基本收入、重塑人与工作的关系,都是在AI时代必须面对的议题。
尽管现实艰难,肖恩依旧坚持锻炼、与朋友保持联系,尽可能地维持心理健康。他坚信,自己曾从无家可归中走出,如今也能再次重启。
“我不是在逃避技术。我是其中的一员。我只是在适应一个全新的现实。”
他说得平静,但语气坚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唤起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更多思考——不仅是关于科技的进步,更是关于人类的尊严、机会与归属感。
也许,这正是这位“被时代抛下”的工程师,仍然愿意分享故事的原因。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像肖恩这样的技术人,不应只是被时代“取代”的注脚。他们的经历,更应成为我们思考社会未来走向的重要起点。
- 温哥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或许可,严禁转载或摘录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