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9 | 來源: 搜狐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留學生 | 字體: 小 中 大
數字背後:冰封的留學通道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發布的《門戶開放報告》,壹個歷史性的轉折點出現了:印度留學生數量首次超過了中國。
在2023至2024學年期間,印度留學生的數量達到了約33.2萬人,同比增長了23%;而中國大陸留學生的數字則下降到27.7萬人,同比減少了4.2%。這條趨勢線與川普第壹任期的簽證政策變化緊密相關。
這些冰冷的數據背後隱藏著5000多個破碎的夢想。自2020年川普簽署“10043號總統令”以來,已經有超過5000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被拒簽或遣返。而在今年前肆個月裡,就有超過4700名國際學生失去了合法身份,其中30位中國學生的經歷揭示了系統性的針對行為。
全美各地的校園裡,受影響的學生們組成了維權網絡。4月17日,來自7個州的法官發布了緊急禁令以阻止驅逐,甚至有馬薩諸塞州的法官親自出面保護壹名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學生。
連鎖反應:當學術自由遇上政治博弈
美國高校的財務部門首先感受到了壓力。國際學生每年為美國經濟注入超過50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中國學生貢獻了近肆分之壹。魯比奧提出的“寒蟬效應”警告正在成為現實——美中教育信托基金執行董事羅西·萊文指出:“任何有意前往美國的中國學生都可能受到影響”。
這壹變化的影響波及到了實驗室。自3月以來,川普簽署的壹項行政命令要求解散教育部,引發了16個州的聯合訴訟。如果教育部被解散,留學生的獎學金、OPT實習許可以及學歷認證體系都將陷入混亂。
科研人才已經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據《科學》雜志報道,法國啟動了“科學安全之地”項目,巴黎-薩克雷大學等機構正張開雙臂迎接研究人員的到來。研究所所長毫不掩飾他們吸引頂尖人才的願望。
外交棋盤:中美之間的較量與未來
面對日益緊張的簽證局勢,中國外交部於5月28日明確表達了立場。發言人毛寧強調:“正常的教育合作不應受到幹擾”,並呼吁美方保障中國留學生的合法權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