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9 | 来源: iWeekly周末画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电影 | 字体: 小 中 大
▲克鲁斯携《碟中谍8:最终清算》参加2025年戛纳电影节。
孤胆英雄的存在主义危机
“世界上唯一一个亲自完成所有动作戏份的演员。”克里斯多夫·麦奎因(Christopher McQuarrie)是克鲁斯长期搭档的编剧与导演。在接受《GQ》杂志采访时,麦奎因指出《碟中谍》系列与其他动作片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无论是“007”系列还是《谍影重重》等动作片系列,都从故事出发。它们要么改编自畅销小说,要么有游戏做内容基调,唯有《碟中谍》系列,尽管也来自同名电视剧,但“在构思新电影的时候,我和克鲁斯坐在一起,互相询问:你这次想做什么?克鲁斯每次的回答都是:做点困难、危险的事情”。换句话说,《碟中谍》系列就是为了见证克鲁斯在动作与特技上超越自己而设立的。这样的基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多任“007”、《谍影重重》系列可以在第四部更换主角,但只有克鲁斯能代表《碟中谍》系列。为了达成他“追求困难与危险”的承诺,克鲁斯为观众贡献了真正“不可能的表演任务”:徒手扒飞机、攀爬哈利法塔的玻璃幕墙、骑摩托车从挪威的悬崖上跳落、自由潜水。他坚持练习在水下憋气拍摄,最终憋气时间长达6分钟。他在拍摄《碟中谍6:全面瓦解》之前没有受过专业直升机特技跳伞训练,两人去找专家咨询如何才能达到克鲁斯希望的程度,专家说:“每天8小时,一周7天,训练3个月。”克鲁斯的回答是:“那一天里剩下的16小时,我们做点什么?”
“一个半月后,他已经准备好拍摄了。”麦奎因在采访中回忆。在他的爆料中,还可以窥见克鲁斯与“007”系列竞争的野心,他要求剧组超越“不可能”:“策划《碟中谍》系列的另一个大问题是,拍摄危险性太高,大多数国家不会允许剧组入境拍摄。”当记者提问麦奎因,克鲁斯如何决定要在哪里取景时,他给出了四条原则:“邦德没去过的地方、《速度与激情》没去过的地方、《碟中谍》前作没去过的地方、美国国务院允许前往的地方。”尽管如此,当剧组终于挑好要在新西兰取景时,新西兰政府的回答恍若《碟中谍》系列中要求亨特接受任务并且不会对他负责的那句着名台词:“如果你们飞进这座冰川时发生任何意外,不会有人来救你们,你们会永远被困在那里,人们会在事件平息之后去放个纪念碑。”
▲《碟中谍4:幽灵协议》中的女杀手带火了手上的皮包。
“《碟中谍》系列意在打破商业大片的模式,它的每一部作品都如此不同。《碟中谍2》由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执导,芭蕾舞般的动作戏、慢动作、鸽子;《碟中谍3》在时间线中跳跃;《碟中谍4》的场景设计非常复杂,因为他的导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是皮克斯动画片元老。”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总结,“不变的是,它一直是令人兴奋的高科技特效盛宴,也是对克鲁斯本人的一种描述,是他希望在公共领域塑造的形象载体。”
曾有美国退役特工证实,每部电影中都出现的“3D假头套”在现实中是存在的,“电影没撒谎”。在人物情感方面,在系列头两部中像邦德一样“见一个爱一个”的亨特,在克鲁斯本人经历婚变之后,在戏内突然有了妻子,还为了保全她的性命而“守身如玉”,几乎不再有亲密戏份。因为个人信仰、“抛弃妻女”等私生活危机,克鲁斯在《碟中谍》系列的第四部之后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他出道时以英俊外形、与着名导演合作严肃剧情片出名,在《碟中谍》系列走红后,克鲁斯似乎全心用在以动作特技证明自己的才华与价值上——《碟中谍》系列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亨特不能“主动地想要去做这些疯狂的动作”,他必须被逼到绝境才能予以反击,“因为没有哪个心智健全的人会想干这些事”。系列主演西蒙·佩吉(Simon Pegg)回忆,片场常常非常安静,“许多人都不知道克鲁斯接下来要干什么”。克鲁斯对影片的编剧、导演、拍摄有最终决定权,他甚至会亲自下厨给剧组做饭、决定全组每日伙食。“如今的亨特是英雄,是偶像,是注定牺牲的烈士,他超越重力,他是命运的化身。他的神话本质上已经变成了克鲁斯本人的神话,他是大银幕的救世主,他是热衷冒险的神秘高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