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9 | 来源: BBC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美博弈 | 字体: 小 中 大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废弃这一分层模式,转而采用基于政府间协议的全球许可制度,若以政府对政府的模式取代现有等级体系,更契合特朗普“与个别国家单独达成交易”的整体贸易思路,也便于美国将出口美国设计的AI芯片作为其他谈判的筹码。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3月一次公开场合亦明确表示,希望将出口管制议题纳入双边贸易谈判。
“中美在芯片领域也正展开新一轮角逐。”吴心伯表示,之前美国看重的是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现在可能更关注与中国争夺市场。近期美国商务部对华为芯片发布禁令,实际上就是要封杀华为升腾的国际市场。
吴心伯补充认为,此轮谈判的议题比第一阶段更广,可能涵盖中国服务市场开放、人民币汇率、美国对华技术限制等。美国目前已经意识到关税牌效果有限,下一阶段为了迫使中国让步,可能会打出外交牌、安全牌、台湾牌等。
可能的突破口:芬太尼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就下一步如何发展而言,美中之间目前真正的挑战是芬太尼问题。”江凯明表示,美国对此非常认真,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对华额外加征20%关税的理由。
未来的谈判中,如果夏季在遏制芬太尼上取得重大进展,江凯明认为,两国关系至少在某些方面就会出现一些积极的缓和迹象。
换言之,芬太尼管制上的合作,似乎是“低政治成本让步”的一个绝佳选项,既回应了美国国内对阿片危机的关切,又未触动中国在产业补贴、市场准入等核心问题上的立场。
江凯明提醒,难点在于“到底什么叫遏制?前体化学品到处都是,有时甚至用作医院的一些药剂,到底要怎么管?”
雅各布·冈特对此并不乐观——尽管两国都可能有短期内缓和紧张局势的动力,但推动脱鈎的深层驱动因素依然稳固存在。在产业政策、技术管控和地缘政治结盟等根本分歧面前,任何协议都更可能成为权宜之计,而非长期稳定的基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