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30 | 来源: 腾讯科技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谷歌 | 字体: 小 中 大
A:我注意到OpenAI在谷歌I/O大会前一天发布了相关声明。艾维一直以来的工作成就令人钦佩,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信号,也让我意识到这个时刻充满了创新机遇,人们往往低估了它的重要性。AI的影响力可能超越互联网,未来会有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公司、产品和品类出现。在硬件形态方面,围绕这一平台转移存在大量创新机遇。我期待看到他们的成果,我们也会开展大量工作。现在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开发者来说,都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
Q:将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描述为遗留平台,这一说法十分有趣。你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吗?
A:就个人体验而言,在AI时代,我更多地使用网络进行创作,因为大屏幕的浏览器更便捷。我认为,计算会变得触手可及,人们无需再在设备间艰难选择。计算将成为生活的基本需求,人们会在需要时以多种方式获取。我目前同时使用手机、平板、笔记本和工作站等设备,但未来,通过拿出黑色玻璃显示屏来消费内容,或许不再是最佳方式,只是这一转变需要时间。
Q:我们可以稍后再探讨安卓平板的发展方向。目前你所描述的这些内容,对搜索的影响很大,对吗?未来,无论是Gemini还是谷歌其他产品,都将在信息组织和网络行动助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们或许仅在需要观看视频时才会拿出平板。这些围绕搜索的变化,对网络和信息提供者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你认为这些发展符合你的预期吗?
A:这取决于具体情况。人们正在消费更多信息,而网络只是其中一种载体。我们还应关注网络之外的平台,如YouTube等。总体而言,现在是一个信息扩张的时代,创作者和发布内容的数量都在增加。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局面。网络正在经历深刻演变,过去两年中,可访问的网页数量增长了45%,这一数字令人惊叹。
04.AI工具对搜索的影响
问:你能否判断这种网页数量的增加是否源于更多页面由AI生成?这或许正是我最担忧的问题。
答:我们在搜索领域拥有诸多技术,旨在了解页面质量,包括判断其是否由机器生成等。但这并不能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网页数量增长趋势。
总体而言,网络页面数量在持续增加。在更基础的层面上,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事物正变得更加动态化、跨格式化。我认为人们低估了AI的另一个方面——它使不同格式之间的转换变得毫无障碍。因为我们的模型本质上是多模态的。
按格式生产内容的静态时代即将过去。机器将帮助实现内容格式的转换,这犹如语言之间的无缝翻译。我认为这是即将释放的惊人机遇之一。但或许我不应偏离我们之前的问题。总之,我认为人们正在生产大量内容,消费者也在大量消费内容,我们在自身产品中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其他人亦然。
问:我认为网络作为应用平台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Figma的存在及其取得的成功,以及它作为网络应用主要界面的地位,我认为这是非凡的。你所谈论的很多产品都以网络应用的形式呈现,即便在谷歌开发者大会中展示的一些最有趣的搜索结果中,谷歌也会为用户生成定制的网络应用以查看数据可视化内容,这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出色。
问:出版商们对谷歌I/O大会的声明做出了回应。新闻媒体联盟在AI模式宣布后感到非常愤怒。以下是新闻媒体联盟主席的声明:“链接是搜索最后一个值得赎回的品质,为出版商带来了流量和收入。现在,谷歌强行获取内容并加以使用,却没有回报,没有经济回报。这就是盗窃的定义。” 他们接着说司法部和诉讼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愤怒的声明。这不是谈判,对吗?这更像是 “我们只想让它停止。” 你如何回应这些愤怒的声音。
答:首先,所有产品的AI模式都会标注来源。我们坚定地致力于这样的产品方向——用户访问谷歌的部分原因,正是为了体验网络的广度并朝着目标前进。我们认为,AI模式是在提供更多背景信息。诚然,某些问题可能会直接得到答案,但总体而言,这正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式。过去一年中最明确的趋势是,我们引导用户访问的领域正在扩大。因此我相信,AI模式也会延续这一趋势。
问:但如果流量在增加,为何他们对谷歌的愤怒并未减少?
答:运营平台时,总会存在一些领域引发激烈的价值交换辩论,例如应用开发者与平台之间的关系,网页领域也是如此。当你运营一个平台,这类辩论始终存在。我想强调的是,在所有公司中,谷歌最重视向网络导流。没有任何公司像我们这样持续输送网络流量。
问:是否有公开数据表明,AI概览和AI模式比传统搜索引擎导流更多?
答:我们正在向更广泛的来源和发布者导流。如同过去25年一样,我们也曾经历特色片段阶段,而流量的质量——这也是高质量的推荐流量。我们可以通过用户停留时间等指标观察这一点,还有其他方法衡量出站流量的质量,且这些指标都在提升。总体而言,随着这一转变,我认为AI也在推动流量增长,且这种增长会随着时间累积。因此,每当我们经历此类变革,最终都会实现流量提升,这就是谷歌25年来的运作方式,我们终将随着时间推移输送更多流量,这也是我对未来的预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