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30 | 來源: 騰訊科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谷歌 | 字體: 小 中 大
A:我注意到OpenAI在谷歌I/O大會前壹天發布了相關聲明。艾維壹直以來的工作成就令人欽佩,這是壹個令人興奮的信號,也讓我意識到這個時刻充滿了創新機遇,人們往往低估了它的重要性。AI的影響力可能超越互聯網,未來會有我們今天難以想象的公司、產品和品類出現。在硬件形態方面,圍繞這壹平台轉移存在大量創新機遇。我期待看到他們的成果,我們也會開展大量工作。現在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開發者來說,都是壹個令人激動的時代。
Q:將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描述為遺留平台,這壹說法拾分有趣。你完全認同這種觀點嗎?
A:就個人體驗而言,在AI時代,我更多地使用網絡進行創作,因為大屏幕的瀏覽器更便捷。我認為,計算會變得觸手可及,人們無需再在設備間艱難選擇。計算將成為生活的基本需求,人們會在需要時以多種方式獲取。我目前同時使用手機、平板、筆記本和工作站等設備,但未來,通過拿出黑色玻璃顯示屏來消費內容,或許不再是最佳方式,只是這壹轉變需要時間。
Q:我們可以稍後再探討安卓平板的發展方向。目前你所描述的這些內容,對搜索的影響很大,對嗎?未來,無論是Gemini還是谷歌其他產品,都將在信息組織和網絡行動助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人們或許僅在需要觀看視頻時才會拿出平板。這些圍繞搜索的變化,對網絡和信息提供者都產生了廣泛影響。你認為這些發展符合你的預期嗎?
A:這取決於具體情況。人們正在消費更多信息,而網絡只是其中壹種載體。我們還應關注網絡之外的平台,如YouTube等。總體而言,現在是壹個信息擴張的時代,創作者和發布內容的數量都在增加。多種因素共同促成了這壹局面。網絡正在經歷深刻演變,過去兩年中,可訪問的網頁數量增長了45%,這壹數字令人驚歎。
04.AI工具對搜索的影響
問:你能否判斷這種網頁數量的增加是否源於更多頁面由AI生成?這或許正是我最擔憂的問題。
答:我們在搜索領域擁有諸多技術,旨在了解頁面質量,包括判斷其是否由機器生成等。但這並不能解釋我們所觀察到的網頁數量增長趨勢。
總體而言,網絡頁面數量在持續增加。在更基礎的層面上,我認為這是壹個有趣的現象。事物正變得更加動態化、跨格式化。我認為人們低估了AI的另壹個方面——它使不同格式之間的轉換變得毫無障礙。因為我們的模型本質上是多模態的。
按格式生產內容的靜態時代即將過去。機器將幫助實現內容格式的轉換,這猶如語言之間的無縫翻譯。我認為這是即將釋放的驚人機遇之壹。但或許我不應偏離我們之前的問題。總之,我認為人們正在生產大量內容,消費者也在大量消費內容,我們在自身產品中觀察到了這壹現象,其他人亦然。
問:我認為網絡作為應用平台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Figma的存在及其取得的成功,以及它作為網絡應用主要界面的地位,我認為這是非凡的。你所談論的很多產品都以網絡應用的形式呈現,即便在谷歌開發者大會中展示的壹些最有趣的搜索結果中,谷歌也會為用戶生成定制的網絡應用以查看數據可視化內容,這壹切看起來都非常出色。
問:出版商們對谷歌I/O大會的聲明做出了回應。新聞媒體聯盟在AI模式宣布後感到非常憤怒。以下是新聞媒體聯盟主席的聲明:“鏈接是搜索最後壹個值得贖回的品質,為出版商帶來了流量和收入。現在,谷歌強行獲取內容並加以使用,卻沒有回報,沒有經濟回報。這就是盜竊的定義。” 他們接著說司法部和訴訟必須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壹個非常憤怒的聲明。這不是談判,對嗎?這更像是 “我們只想讓它停止。” 你如何回應這些憤怒的聲音。
答:首先,所有產品的AI模式都會標注來源。我們堅定地致力於這樣的產品方向——用戶訪問谷歌的部分原因,正是為了體驗網絡的廣度並朝著目標前進。我們認為,AI模式是在提供更多背景信息。誠然,某些問題可能會直接得到答案,但總體而言,這正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模式。過去壹年中最明確的趨勢是,我們引導用戶訪問的領域正在擴大。因此我相信,AI模式也會延續這壹趨勢。
問:但如果流量在增加,為何他們對谷歌的憤怒並未減少?
答:運營平台時,總會存在壹些領域引發激烈的價值交換辯論,例如應用開發者與平台之間的關系,網頁領域也是如此。當你運營壹個平台,這類辯論始終存在。我想強調的是,在所有公司中,谷歌最重視向網絡導流。沒有任何公司像我們這樣持續輸送網絡流量。
問:是否有公開數據表明,AI概覽和AI模式比傳統搜索引擎導流更多?
答:我們正在向更廣泛的來源和發布者導流。如同過去25年壹樣,我們也曾經歷特色片段階段,而流量的質量——這也是高質量的推薦流量。我們可以通過用戶停留時間等指標觀察這壹點,還有其他方法衡量出站流量的質量,且這些指標都在提升。總體而言,隨著這壹轉變,我認為AI也在推動流量增長,且這種增長會隨著時間累積。因此,每當我們經歷此類變革,最終都會實現流量提升,這就是谷歌25年來的運作方式,我們終將隨著時間推移輸送更多流量,這也是我對未來的預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