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30 | 来源: 红板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马斯克 | 字体: 小 中 大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巨型科学站,开展有关宇宙本质的研究,那将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前往火星呢?
火星发射窗口每两年开启一次,具体来说是每 26个月。下一次的火星窗口是在明年年底,也就是大约 18 个月之后,时间点大概在 11 月或 12 月。
我们会努力抓住这个机会。如果运气好,我觉得我们现在大概有五五开的可能性实现目标。
实现火星任务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及时完成轨道推进剂补给技术。如果能在窗口期之前完成这一技术,我们就会在明年年底发射首艘无人星舰前往火星。
接下来你会看到一个演示图,说明从地球(蓝色)到火星(红色)飞行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实际上,从地球飞往火星的飞行轨迹所经过的距离,差不多是到月球距离的上千倍。
你不能直接“直线飞”去火星,必须按照一种椭圆轨道进行转移——地球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火星则在轨道的另一端。你还得精确计算飞船在轨道上的位置和时间点,确保能够与火星轨道相交。
这就是所谓的地火轨道转移(Hohmann Transfer),它是从地球前往火星的标准方式。
如果你有 Starlink 星链的 Wi-Fi 路由器,可以看看上面的标志图案,它就是这个轨道转移的图示。星链所提供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正是帮助资助人类前往火星的项目之一。
所以我想特别感谢所有使用 Starlink 的人——你们正在帮助确保人类文明的未来,正在帮助人类成为多星球文明的一部分,正在帮助人类走向“宇宙航行时代”。谢谢你们。
这是一份初步的计划蓝图:我们希望随着每一次火星发射窗口的开启(也就是大约每两年一次),显著提高飞往火星的飞行频率和飞船数量。
最终,我们的目标是每次火星窗口发射 1000 到 2000 艘星舰前往火星。当然,这只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估算,但根据我的判断,要想在火星上建立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文明,大约需要把 100 万吨的物资送上火星表面。
只有当火星具备了这样的基础能力,才算真正达到了“文明安全点”——也就是说,即使地球无法继续发运补给,火星文明也可以独立存续与发展。
为此,你不能缺少任何东西,哪怕是类似维生素 C 这种微小但关键的元素,都不能没有。火星必须拥有一切它所需要的东西,才能实现真正的增长。
我猜测大约需要 100 万吨,也可能是 1000 万吨,希望不会是一亿吨,那就太多了。但无论如何,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尽快达到这个目标,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供保障。
我们目前正在评估多个火星基地的候选地点,Arcadia 地区是目前的首选之一。火星上的“土地”资源很多,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选择范围会变得很小:
比如不能太靠近极地(环境过于极端),需要靠近冰层以获取水源,同时地形不能太崎岖,以便火箭安全降落。
综合这些因素后,Arcadia 是较为理想的地点之一。顺便说一句,我女儿的名字也叫 Arcadia。
在最初阶段,我们将把第一批星舰送上火星,以收集关键性数据。这些飞船将携带 Optimus 人形机器人,它们会先行到达,对周边环境进行探索,并为人类到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如果我们真的能在明年年底发射星舰,并成功抵达火星,那将是一幅非常震撼的画面。按照轨道周期计算,那艘飞船将在 2027 年抵达火星。
想象一下,Optimus 人形机器人在火星表面行走的画面,那将是划时代的一刻。
然后,在两年后的下一个火星窗口,我们将尝试送人类前往火星。前提是前几次无人任务成功着陆。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就会在下一次发射中让人类踏上火星,真正开始在火星建设基础设施。
当然,为了更稳妥一些,我们也可能会再进行一次 Optimus 机器人着陆任务,把第三次发射作为载人任务。具体还要看前两次的实际效果。
你还记得那张著名的照片吗?——帝国大厦上的工人们坐在钢梁上吃午饭。我们希望也能在火星上拍出类似那样经典的画面。在火星通信方面,我们将使用一个版本的 Starlink 星链系统来提供互联网服务。
即便是光速传输,地球到火星的延迟也很明显——最理想的情况是约 3.5 分钟,最糟糕的情况,当火星处在太阳的另一侧时,延迟会高达 22 分钟或更久。-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