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1 | 来源: 电影聚焦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康熙年间,清朝关闭国内其他通商口岸,独开“广州十三行”。
清朝保留“十三行”的初衷是为了配合“闭关锁国”的政策,同时方便其管理贸易。
“十三行”自此垄断中国对外贸易上百年,除了给清政府缴纳占全国一半的税收,还培育出一批富可敌国的粤商。
伍敦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十三行之一“怡和行”的掌柜。
伍敦元家中世代做茶叶生意,主要对接的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
他的父亲和哥哥或卷入贸易纠纷,或被栽赃走私,皆含恨而终。
这也是他为什么后来执意要买官的原因,没有政治庇护的财富实在太脆弱。
历史上评价伍敦元做生意的头脑不如父兄,但他胜在有政治头脑,且他胆识巨大,大到足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茶叶质量再好,卖给洋人又能挣几多?
但是,如果帮助英国人在中国倾销鸦片,那么就另当别论。
“怡和行”渐渐在“十三行”里做大,伍敦元成为总商。
当时中国南方到处都是英属印度鸦片,举国上下从权贵到普通劳动人民都抽鸦片,是英国最大的鸦片倾销地。
当时在印度用150卢比就能采购一箱鸦片,回到中国就能卖到1000到3500卢比(约价值600两白银),足有几十倍的巨额利润!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何况于此?
伍敦元便是凭借帮英国人卖鸦片,成为当时的首富,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为的买办。
直到1839年,鸦片之灾蔓延全国,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南下广东“禁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