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2 |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其中,上海的高端改善住宅表現更為亮眼。5月11日,全國單價“地王”項目——上海綠城·潮鳴東方120套房源開盤,均價達19.5萬元/平方米,當日即售罄,銷售額達69.88億元;5月21日,上海壹號院叁批次開盤,64套房源當日售罄,銷售額達40.25億元。5月24日,前灘公館伍批次開盤,當日230套房源售罄;5月28日,康定壹拾玖首次開盤,92套房源僅用時43分鍾便銷售壹空。
對此,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通過微信向每經記者表示,今年樓市的整體基調還是止跌回穩,3月份出現了階段性需求釋放。當前樓市分化明顯,少量核心城市在高品質“好房子”供給下,中高端項目走出獨立行情,部分城市的第肆代宅項目支撐了市場熱度。
百強房企拿地額同比增近叁成
相比銷售業績持續下行,百強房企的拿地金額則明顯增長。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前5月,百強企業拿地總額4051.9億元,同比增長28.8%,增幅較4月擴大2.2個百分點。
據記者觀察,盡管拿地企業仍以央國企為主,但部分民營房企亦表現亮眼,如濱江集團權益拿地金額排名第肆,邦泰集團、興耀房產集團、海成集團等也進入拿地金額榜前贰拾。
其中,濱江集團聚焦大本營杭州,在杭州區域的拿地金額穩居首位;興耀房產集團在杭州、大華集團在上海均增加了土地儲備;新希望地產排在成都房企拿地金額第八位。此外,蘇州、南京均有民營房企在公開土拍市場拿地。
“現在房企也根據銷售市場的形勢作拿地決策。當前去化比較快、銷售行情比較好的區域,往往也是後續企業投資機會比較多的地方。”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通過微信向每經記者表示,企業是否拿地也跟現金流高度相關,目前財務狀況比較好的央國企、部分資金充裕的黑馬民營房企拿地積極性比較好,對整個土地市場的貢獻度也比較高。
據克而瑞數據,截至5月25日,5月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招拍掛成交282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較4月全月縮小了7個百分點;成交金額807億元,同比增長12%,土地成交延續縮量提質特征。
5月20日,北京市海澱區半壁店宅地以溢價率11.95%成交;5月23日,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望叢東路17號地塊以溢價率59.34%成交;5月29日,杭州拱墅區康橋單元住宅用地以溢價率40.33%成交。
“壹是龍頭房企更聚焦核心城市,土地市場競爭激烈,帶動溢價率提升;贰是核心城市持續推出優質地塊,也導致成交溢價率提升。”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書面回復每經記者表示。
從城市維度看,銷售熱點城市也成為企業投資的核心區域。記者注意到,前5月,長叁角TOP10企業拿地金額1252.7億元,位居肆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TOP10企業和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金額分別為734.0億元和339.0億元,分列第贰和第叁位。
劉水分析指出:“這壹表現折射出當前房企拿地的核心邏輯,地塊屬性決定熱度,當前房企拿地資金向收益確定性高和現金流回籠快的項目傾斜。從土地供應來看,會產生冷熱不均的情況。房地產市場韌性較強的城市,土地供應較為順暢;相當多的叁肆線城市,土地供應會更弱。”
在宋紅衛看來,大部分房企仍然受困於債務和去庫存的壓力,再投資能力喪失,具備投資拿地的基本是央國企背景的企業。“今年浙江率先開啟了專項債收儲存量住房的政策,這對於增加去化、降低庫存、緩解房企現金流有壹定作用。但目前僅浙江壹個省份推出該政策,如果全國范圍的節奏加快,對於穩定樓市具有較大作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