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2 | 來源: 威史解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國 | 字體: 小 中 大
朝鮮若想避免此類問題,或許應該考慮增加資金購買浮船塢,在造艦之前先將岸基設施完善,打造船體測試模塊,只有在這些條件完善後,才能開始建造大型軍艦。而朝鮮海軍是否需要追求大規模艦艇或強力武器,也值得反思。面對中國、韓國和日本等造船強國,朝鮮海軍應采取更符合其需求的路線,專注於滿足日常巡邏任務,而非與美韓聯軍硬拼,尤其是在面對美國海軍第7艦隊和韓國海軍的情況下,朝鮮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難以與之匹敵。
根據5月12日的衛星圖像,朝鮮海軍的崔賢級贰號艦的完成度不高,許多武器和雷達系統尚未安裝。從當前情況看,朝鮮可以考慮將這艘艦拖到南浦造船廠進行修復,那裡的條件和經驗都更為豐富。如果壹切都無法修復,也許可以將問題交給南浦造船廠全權處理。小型船廠往往使用側向傾斜滑道下水,但這種方法風險較大,適合船塢小或者小型艦艇,最好還是使用縱向船塢或幹船塢,降低下水風險。最擔心的情況是,艦體龍骨受損,這將導致後續修復工作困難,尤其是機艙軸舵系統及其他關鍵設備受損,可能需要大規模更換,幾乎相當於重新構建機艙。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朝鮮造船廠和海軍的壓力非常大,不難理解朝鮮高層為何如此憤怒。沒有足夠的技術准備就貿然推進5000噸驅逐艦的下水,導致如此重大的損失,簡直是得不償失。事實上,朝鮮海軍並不急於讓這艘5000噸驅逐艦執行作戰任務,艦艇完工時間並非緊迫問題。
總的來說,這次朝鮮海軍5000噸驅逐艦下水沉沒事件,問題復雜且嚴重。壹般來說,船體噸位越大,越不適合采用側滑下水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容易導致船體在水中受力不均,增加形變的風險。對於朝鮮來說,這次事故反映了其船舶工業基礎設施的不足,後期修復將面臨巨大困難。尾部注水的噸位、吃水情況以及起浮能力等,都應該在設計階段精確規劃。朝鮮計劃建造肆艘崔賢級驅逐艦,力圖成為東北亞的第肆大海軍強國,超過俄羅斯,緊隨中國、日本和韓國之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