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2 | 來源: 封面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運動相機畫面顯示,對流雲裡的水汽和冰晶還在臉上、身上和裝備上結起壹層冰霜。手套的拉鏈沒有拉緊,彭玉江用凍僵的手努力控制滑翔傘,朝著北方飛去。終於,豁然開朗。
最後,彭玉江在張掖市肅南縣祁豐鄉天生牧場附近降落,降落點海拔1800米,隨後遇到路過的車,乘車返回嘉峪關市。自11點多被大風卷起,再到13點31分落地,彭玉江在空中逗留了2個小時左右,水平軌跡跨度超過30公裡。劫後余生的他,現在回想起這壹刻,也心有余悸。
讓低空運動變規范,業界呼吁加強營地建設
當前,各地都在搶抓機遇,發展低空經濟,滑翔傘、叁角翼、熱氣球、跳傘等低空運動,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別樣體驗,形成新的消費群體和產業鏈。在此次事件中,彭玉江能從“8000米高空平安歸來”是幸運,但不是每次都能遇到這樣的幸運。業界也呼吁,地方政府應該建立行業規范、加強營地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低空經濟合規發展。
彭玉江抖傘及調試裝備的地點位於張掖市肅南縣祁豐鄉土垯板,海拔3000米,行政區劃屬於張掖,但離嘉峪關市區較近。之所以來這裡練習,是因為按照規定,市區建築物多,人員密集,不允許展開相關地面練習,而城市周邊的戈壁灘對滑翔傘的損傷較大。
就是這個彭玉江理想中的訓練場地,差點讓他有來無回。事發後,包括土垯板在內的嘉峪關市、張掖市肅南縣境內所有可能飛行的場地,豎立明顯禁飛標識,完成報批手續前,禁止壹切飛行活動。記者了解到,以甘肅省為例,目前經過報批,合法合規的滑翔傘營地只有3個,在國內密度偏低。由於距離太遠,不少愛好者就近選擇適合的野外區域展開訓練和飛行。 而且,各個營地功能區分並不明顯,沒有形成專用的地面訓練場地、小坡飛行訓練場地、大山起降飛行訓練場地。
另外,記者了解到,正規報批的滑翔傘營地,會向有關方面申請壹個較為長期的空域,包括場地經緯度、飛行高度、起止時間等。而個人申請,力量較為薄弱,行業協會申請,數量又較少。在甘肅,目前只有省級的航空運動協會,市級縣級既缺乏行業協會、俱樂部等主體,又缺乏相關技能人才。此次事件後,甘肅省航空運動協會將協助當地體育部門完善飛行運動相關手續,包括俱樂部的注冊、場地、空域的手續等,積極推動低空經濟合規發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