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3 | 來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發現,除華匯人壽外,共有52家壽險公司滿足個人養老金業務償付能力要求。但目前獲准參加個人養老金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足 30家。其中,壽險公司以上市公司和銀行系壽險公司為主,包括國民養老、太平養老、泰康養老等養老保險公司。根據原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保險公司要滿足財務與償付能力、風險與合規、信息管理系統等6項基本要求。在政策和市場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積極布局養老產業。目前在售個人養老金產品(保險類)124款。
償付能力也影響權益投資比例上限。根據相關規定,保險公司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的,權益類資產投資余額不得高於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保險公司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0%以上(含此數,下同)但不足150%的,權益類資產投資余額不得高於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只有保險公司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50%以上,權益類資產投資余額才能提升至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45%。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統計發現,除華匯人壽外,僅有友邦人壽和中美聯泰大都會兩家壽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350%。
決定償付能力的關鍵因子是什麼?在“償贰代”贰期規則下,淨資產是核心壹級資本的基礎,各級資本與淨資產“掛鉤”。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發現,2025年第壹季度,除信泰人壽未披露淨資產數據外,42家壽險公司淨資產環比下降。其中,國富人壽降幅最大,人保壽險和長生人壽緊隨其後。
鼎誠人壽是唯壹壹家淨資產為負的壽險公司,即資不抵債。鼎誠人壽成立於2009年,原名新光海航人壽,由海航集團和台灣新光人壽共同籌建,但自成立以來,連續虧損累計近20億元。
保險公司淨資產變動因素包括當前淨利潤、其他綜合收益、分紅及其他。華泰證券分析稱,在新會計准則下,對於資產負債存在錯配的保險公司,利率會通過其他綜合收益影響其淨資產,淨資產對利率敏感。
在新會計准則下,傳統險准備金(負債)對利率高度敏感,利率下行導致准備金膨脹,需要資產端的債券增值予以對沖。如果資負兩邊波動幅度不壹致,就會導致淨資產波動,這也是利率風險另壹種呈現形式。
而保險公司基本選擇將利率造成的資產負債波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因此此處的波動不會影響利潤,通過其他綜合收益影響淨資產。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調研發現,市場普遍預計利率下行仍將持續。2025年第壹季度,債市利率波動加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壹度突破1.60%,而信用債收益率整體上行,3年期AAA級中短期票據信用利差也壹度擴大至37基點。
已補血超330億元
在低利率環境下,壽險公司如何提升償付能力?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發現,多數壽險公司預計下季度償付能力仍將下降。對壽險公司而言,主要有內源性和外生性兩種方式優化償付能力。前者指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經營業績,後者指增資與發債等。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發現,2025年第壹季度,除信泰人壽未披露淨利潤外,21家壽險公司處於虧損狀態,其中11家連續兩個季度虧損。橫琴人壽虧損最多,達3.57億元。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和新華人壽淨利潤位居前叁。
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壹季度13家壽險公司“補血”超330億元,其中永續債和資本補充債券等規模達到290億元,占比達到86%;另有4家壽險公司合計增資近47億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