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3 | 来源: 霞光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美国一对新人在速卖通买家秀上晒出了婚纱照和感谢信
每年1-5月是备婚季,今年前4个月,刘勇的婚纱生意很滋润,势头不错。新闻上一直有关于美国关税的消息,刘勇和朋友起初不以为然:“关税来了还能怎么样?美国老百姓还能不结婚、不过日子了?”
当关税真的来了,刘勇的应对方法很简单:涨价。婚纱有3个月以上的制作周期,这个过程中关税可能会一直涨。为了不亏损,刘勇和团队开会,决定“先涨一点”。
涨价不会影响太多订单量,因为采购商的利润空间经得起“涨一点价”。刘勇店铺的主流款式定价在600-800美金左右,在速卖通上,婚纱卖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了。但美国《商业内幕》报道,美国婚纱的平均零售价格超过2000美元/件。也就是说,这些婚纱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婚纱馆后,卖给当地人价格还能翻3-4倍!
“能卖更贵那是人家的本事,我不嫉妒。我认识一个美国客户,拿到我的产品,翻10倍的价格还能卖得掉。她会加一些当地人定制的设计在上面,属于二次加工了。”
也有一些聪明的美国买家会直接在AliExpress(速卖通)上买,通常是正在筹备婚礼的新娘或者家人。对她们来说,什么都比不上婚礼重要。关税是不确定的,但是婚礼的日子是确定的。
“大概80%的客户,涨价了她们也是会买。因为比较下来,还是比当地婚纱馆便宜很多。”
刘勇仓库里,婚纱大部分来自苏州,有200美金的,也有超过1000美金的,差价主要是在复杂的珠绣工艺上面。由于机器无法完全替代人工,因此婚纱样式越复杂精美,工艺时间要的就越长,价格自然也就越高。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婚纱产业带,逐渐在苏州、潮州、厦门、六安等城市形成。每个地区的工艺和特长略有差别,但共同的优势在于生产经验——根据企查查数据,全国婚纱企业数量超过了11万家,有数十万经验丰富的从业工人,有人做了半辈子婚纱礼服。
这里面的手艺,不是一两年就能学会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苏州积累了强大的婚纱产业链优势。从熟练工人、材料面料,到成品制作,用刘勇的话说:“在苏州随便5公里内,你就能找到解决生意问题的所有资源。”
关税之后,有美国客户在闲聊中向他抱怨:“我想不明白,这些年大家合作都磨合得很好了,现在居然希望我们换掉中国供应链,美国人愿意进婚纱工厂吗?简直不可理喻!”
刘勇理解为什么这些客户需要自己这条供应链:中国五年前的爆款样式,美国当地婚纱馆里还在卖,这些款式都是被市场验证过的了,是当地新人结婚最喜欢的,突然关税来了,让客户全部放弃中国供应链,再去采购新的,那根本不现实。
这些声音让刘勇清晰地感觉到:大家其实是在一张网上面——这张网穿过太平洋,连接了这头和那头行业里的所有人:工厂和工人们、跨境电商平台、网店店主、以及美国当地的婚纱店小企业主和独立的婚纱设计师们。
正是这张网凝聚的力量,抵住了关税的撕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