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3 | 來源: 環球科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球面的“毛發”示意圖,兩端的垂直毛簇顯示了無法消除的旋毛現象。
“甜甜圈”環面可實現無旋毛的光滑切向量場
毛球定理最酷的應用或許來自核聚變領域。聚變能蘊含著巨大的潛力,人們期待它在未來成為能源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聚變裝置以氫等輕元素為燃料,在極高的溫度與壓力條件下,原子會完全電離為電子和離子,形成高溫等離子體。在這種狀態下,粒子會高速運動並頻繁發生碰撞,有壹定幾率發生聚變反應,產生較重的核子,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與傳統的化石燃料相比,核聚變反應不會引發氣候問題;而與核裂變反應堆相比,它的放射性風險更低。
然而,建造聚變反應堆面臨壹個根本性的工程難題:如何容納溫度是太陽核心溫度拾倍以上的等離子體?在如此高溫下,所有實物材料都會被蒸發為等離子體。因此,科學家想到了壹個巧妙的解決方案:利用等離子體的磁性,將其約束在強磁場中。最直觀的容器設計,比如方箱或圓筒,都在拓撲學上等價於球面,這意味著,等離子體的磁場在這類結構表面都會構成連續切向量場,於是“毛球定理”再次出場:必然存在磁場零點。
磁場為零意味著“容器的漏洞”,這對聚變裝置而言是致命的問題。因此,最先進的聚變反應堆設計——托卡馬克(tokamak)——就通過采用環面(甜甜圈)型腔體解決了這壹問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巨型項目計劃於2039年開啟全功率運行,研究團隊表示,該項目建造的托卡馬克裝置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壹體化超導磁體系統”。而托卡馬克的設計正是拓撲學在清潔能源領域中的壹次精彩亮相。-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