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4 | 来源: 晚点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特斯拉 | 字体: 小 中 大
- 一小时能走 8~10 公里,和人类小跑速度相当,但有可能会摔倒,第二代测试时只有 60% 能走完 1.5 公里不摔倒。
- 神经系统由内部的电线和局部以太网构成,传输速度远低于人类神经,且因为传感器技术尚不完善,机器人神经传输的电信号比人类神经简单很多。
按照上述硬件方案,特斯拉最新的人形机器人造价大概是 6 万美元。离马斯克追求的 2 万~3 万美元还有很大差距。并不是说 6 万美元买个机器人就能一直用。
一个关键问题是关节里的行星滚柱丝杠一根单价超过 4000 元,而每台机器人需要 14 根,装在大腿、手臂上。
特斯拉对行星滚柱丝杠的要求是滚完 3.15 厘米的距离后,位置的误差小于 6 微米,误差值只有总长度的 1/50000——允许的误差空间,连细菌都钻不进去。
价格更低,丝杠精度就会降低,这会让机器人运动时产生震动和异响,就像人类骨骼错位会发出声音。多余的震动和摩擦会降低关节的使用寿命。
有供应链公司人士说,最初只有舍弗勒的滚柱丝杠能满足特斯拉的工程要求。但这个关键零件的产能也是问题。一位曾给特斯拉送样的丝杠供应商说,去年底他们工厂每个月只能生产 300 根符合要求的行星滚柱丝杠,只够造 10 多台机器人。
为了平衡成本和产能,特斯拉机器人去年底降低滚柱丝杠的精度要求,从 C0 级下调至 C3 级,削减一半的丝杠成本。
特斯拉最近发布的视频显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能灵活跳芭蕾,也会使用多种工具完成任务,如拿锅铲炒菜、撕厨房纸、用刷子清理桌面、掀开垃圾桶盖丢垃圾。但这只是精心挑选的视频片段,加速后效率也远远比不上正常人。
特斯拉发布的原速视频与加速对比。来源:特斯拉视频截图。
每个零件运转时产生的误差会互相影响,最终让机器人摔倒。零件越轻,关节运动时惯性越小,算法对操作的控制精确度就会越高。
Optimus 最像人的地方可能是长时间工作后会疲惫。机器人长时间工作时,关节中的电机和减速器温度会超过 70 度,会因为过热而降频。机器人采用的电机参数与无人机电机类似,但无人机可以通过气流散热,机器人不行。
这本质上是材料问题,“要让电机不发热,就得降低电阻,换言之,需要室温超导材料,才能完全解决电机发热问题。” 一位电机工程师说。
一位机器人公司高管称,Optimus 在汽车工厂工作的平均速度只有人类的 20%~30%,极个别简单动作能到人类速度的 60%。
60000 美元一台的机器人不只是效率比人低,它的实际成本也远远高过造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