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4 | 來源: 酷玩實驗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國 | 字體: 小 中 大
1979年,撒切爾夫人執掌保守黨大旗入主唐寧街,終結了工黨長達拾余年的執政周期,也開啟了英國向“新自由主義”急轉彎的時代。
在產業政策領域,工黨和保守黨信奉著迥然不同的意識形態,工黨受到國家調控觀念的影響,主張對關鍵產業實施國有化,保守黨人則是壹種新意識形態——“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信徒。
新自由主義主張,政府不僅應置身於市場之外,更應以市場機制作為最優配置資源的藍本,對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傳統公共領域加以改造,引入私有化、去監管化和競爭原則。總之,國家必須從經濟和公共事務中退場。
攜新自由主義而來的撒切爾夫人,終結了戰後英國鋼鐵業在國有和私營之間的旋轉跳躍:1951年國有化、1953年重新私有化、1967年再度國有化。
1980年,撒切爾任命伊恩·麥格雷戈為英國鋼鐵公司董事長,推行所謂的“理性化”戰略:砍掉虧損工廠、大規模裁員。
1988年,撒切爾夫人終於邁出了決定性的壹步,將國營的英國鋼鐵公司改組為私營企業。從此,英國鋼產業失去了國家的補助,需要在壹個更加波譎雲詭的國際市場自負盈虧。
03.不可能叁角
在後撒切爾時代,英國鋼鐵業的命運仿佛被困在壹個永遠解不開的“不可能叁角”中:既要保住出口,又得綠色轉型,還得堅持自由市場教條——叁者擇其贰尚可,叁者兼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首先看出口這座大山,由於迅速的去工業化,本土企業對鋼材的需求量急遽減少,鋼鐵企業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國際,和中國、印度等新興工業體進行殘酷的全球價格肉搏戰。
價格肉搏顯然受到了環保的拖累。近年來,英國大量關閉燃煤電廠,建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廠。可再生能源雖然環保,但受制於天氣波動性,儲能成本較高,增加了電力的隱形成本。-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