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4 | 來源: 工商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美博弈 | 字體: 小 中 大
中美在芯片和稀土的對峙持續升級,外媒引述專家分析認為,中方似乎愈來愈占據優勢,而且中國還有沒拿出來的籌碼。
外媒報道,出口管制已成為中國供應鏈戰的核心。因為全球近70%的稀土都由中國生產,這些金屬對制造戰斗機、核反應爐控制棒等關鍵技術至關重要。
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Cory Combs表示,現階段中國比美國的影響力更持久,美國想要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還需要10年時間,而中國企業已開發出大多數美國芯片的有效替代品,中國在這場對峙中正在取得進展。
盡管美國也采取了壹些措施試圖加強稀土供應鏈,但分析認為,缺乏具有商業價值的自然儲備、接受過開采工藝培訓的工程師很少、能夠在行業微薄利潤下競爭的公司數量有限等原因,都對美國構建穩定稀土供應鏈的雄心造成挑戰。
盡管美國可以與中國以外最大的稀土生產商澳洲萊納斯稀土公司合作,巴西、南非、日本和越南的稀土產能也正在建設中,但他們都無法立即為美企提供解決方案。
另外,先前分析亦指出,美國在重稀土分離提純技術上落後中國20年,就算美國試圖透過“礦產外交”等方式擺脫對陸依賴,但短期內難以撼動中國地位。
外媒還分析,中國尚有籌碼沒有用。迄今為止,中國的限制措施主要針對中重稀土,這些稀土主要集中在國防領域,但如果中國對釹和鐠等輕稀土元素也進行限制,這可能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更大的打擊,因為這些輕稀土在消費品中的應用更為廣泛。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Neil Thomas表示,中國對稀土的管控是對局勢進壹步升級的警告,但如果美中局勢惡化,中國屆時可能會開始對美國國防供應鏈造成真正的打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