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4 | 來源: 娛樂硬糖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這些活動落地前,他們內部會根據用戶個人資料做壹次匹配,以便把“合拍”的人安排在壹起,盡可能增加他們接觸的機會。比如說,戶外燒烤局會設置采購食材、烹飪任務等環節,調動參與者積極性的同時,也有意無意挑起他們的勝負欲,從而出現情感的波動。
除了日常的主題活動,越來越多相親工作室開始策劃更為隆重的限定活動,像開篇提到的別墅紅毯晚宴。據陶思諾觀察,這類強儀式感的相親局,大家明顯更上心,恨不得把最時髦的裝備都穿上。精神飽滿、狀態在線,異性之間也更容易產生生理性吸引。
年輕人就需要這樣的表演舞台。在短視頻,上班和不上班的變裝視頻是壹大熱門題材。創作者通過吐槽職場沒人值得自己打扮,極力證明自己打扮起來還挺有魅力。說到底,在鼓吹松弛感的年代,我們也在慢慢失去日常生活的儀式感,抑或有些“精致羞恥”。而現在,有人渴望找回支棱的狀態。
既是限定活動,定價也會偏高,絕大多數相親工作室的這類活動只對會員開放,單次收費在叁、伍百元。但這並沒有降低用戶的熱情,陶思諾告訴硬糖君,“幾乎每場活動的參與人數都遠超預期。在我們這種小城市,普通人沒什麼參加高端社交局的機會,大家很願意花點小錢解鎖新體驗。”
即便沒有成功脫單,這些人也能積累到足夠多的朋友圈素材,進壹步打造自己的人設。不瞞各位,硬糖君都有點心動,沉浸式表演加觀看本城版“戀綜”,多麼刺激。
相親的生意,還能怎麼做?
不只是單身男女,現代人的社交生活都在不斷坍縮。我們慢慢失去了融入線下公共生活的能力——線上舌戰群儒不算。
人類學家項飆把這種現象歸因為“附近的消失”。在他看來,現代人的生活完全被時間邏輯統治,空間邏輯在這種時間暴政下消失了。人們日常只能通過越來越抽象的概念和原則建立自己對世界的認識,缺乏對生活環境的真實感知和參與。
可人類畢竟是群居動物。過去幾年,年輕人追捧的線下活動幾乎都帶有壹定集體性,飛盤、徒步、露營、網球等成為單身男女的社交主戰場。硬糖君體感,今年長沙的台球廳、羽毛球館人滿為患,擠滿了成群結隊的年輕男女。
“搭子文化”的盛行,也暴露了年輕人對社交的渴望。說什麼輕型社交關系,其實就是人們想要朋友,但沒有那麼多精力、或者說能力去維系,用“搭子”這種中間態做下緩沖。大量“搭子成功轉正變對象”的熱帖,足見紅男綠女的躁動。
而放眼現在的相親市場,世紀佳緣、珍愛網所代表的傳統婚戀網站,因難以適應年輕人新的社交理念而頹勢盡顯;探探、贰狗、青藤之戀等社交產品雖火熱壹時,但更多用在用戶日常的消遣。這是新壹批年輕職業紅娘湧現的根本原因,也是他們掘金破局的關鍵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