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5 | 來源: 環球人物雜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980年,貝爾伯克出生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壹個普通家庭,父親是機械工程師,母親從事社會教育工作。幼年時期,貝爾伯克常跟隨父母參加反核電的抗議活動,逐漸養成了爭強好斗的性格。
青少年時期,貝爾伯克酷愛體育運動。她不僅是學校女子足球隊的主力成員,還迷上了蹦床運動,後來成了壹名職業蹦床運動員。
她先後3次在德國蹦床錦標賽中摘得銅牌,並代表國家參加了1994年的世界青年蹦床錦標賽。正是這段經歷,讓她後來有了“蹦床外長”的別稱。
·貝爾伯克展現蹦床技術。
蹦床是危險性很高的項目,貝爾伯克在多年的練習中積累了壹些慢性傷病,最終令她告別了體育界。
退役後,她回到校園,先後在德國漢堡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得政治學與國際法學位。2005年,她加入德國綠黨,開啟政治生涯。
貝爾伯克專注於氣候政策和能源轉型議題,在政界迅速嶄露頭角。她曾在政府中擔任幕僚,2013年後任德國聯邦議院議員。
2018年,貝爾伯克以97.1%的支持率當選綠黨聯合主席,並帶領該黨在2021年的大選中取得歷史性突破,贏得14.8%的選票,成為德國執政聯盟中的關鍵力量,貝爾伯克也因此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外長。
擔任外長期間,貝爾伯克對俄羅斯態度“強硬”。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後,她多次向俄羅斯發難,強硬要求對俄制裁,也因此招致俄羅斯的強烈反感。
貝爾伯克對中國也采取了“鷹派”立場:她主張收緊德國和歐洲的對華貿易政策並提高關稅;支持將華為(专题)等中國企業排除在德國5G網絡建設之外;反復強調歐洲國家應“減少對中國的單邊依賴”,推動所謂“去風險”的對華戰略。
不過,口頭上強硬的貝爾伯克,在任期內曾兩次訪華。2023年首訪期間,她在天津參觀德國企業,強調兩國經濟合作的重要性;2024年再次訪華時,她與中國外長王毅就雙邊關系、烏克蘭危機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此外,在貿易問題上,貝爾伯克表現出壹定的務實性,支持歐盟與中國就電動汽車補貼等問題繼續談判,尋求解決方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我認為貝爾伯克是典型的西方政客。在聯大主席的崗位上,她或許會認清自身角色,改變對華態度和做法。另壹方面,我們可以繼續邀請她來華訪問,加深對中國的了解,相信她會對中國會有更加客觀的認識。”-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