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5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國 | 字體: 小 中 大
在英國的中國事務觀察界,不少人都認為,若要對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有更清晰的認識,建立直接接觸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國安疑慮
專家指出,中英合作的潛力主要集中在經濟、氣候及教育領域。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凱瑞·布朗教授(Kerry Brown)說:“中國在產出資訊、分析與各種做法方面,對我們有參考價值”,尤其在知識、科技、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領域。
馬修斯博士認為,若不與中國互動,就等於忽視21世紀地緣政治的現實,畢竟中國是世界第贰大經濟體。但他也指出,這樣的接觸必然伴隨風險。
曾在中國工作22年的前英國外交官查爾斯·帕頓(Charles Parton)就對英國的國安與經濟安全表示關切。
舉例來說,英國據報正考慮是否讓壹家中國企業為北海離岸風場提供風力發電機。帕頓警告,中國若獲得接入英國電網的權限,可能會在局勢緊張時威脅“關掉你的風電場”。
今年較早前,歐盟中國商會(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to the EU)亦曾對歐洲與中國風機供應商間交易的“政治化”表達關切。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Rusi)網絡科技主任詹姆斯·沙利文(James Sullivan)表示,中國的網絡活動如今更具戰略性與政治目的,不再只是過去那種機會主義式的行動。
至於國防方面,英國最新的國防檢討報告將中國列為“精密而持久的挑戰”,指中國科技以及其輸出對英國已構成重大威脅。
英國軍情伍處處長肯·麥卡雷姆(Ken McCallum)亦曾警告中國在海外展開“史詩規模”的間諜活動。
不過布朗教授對部分有關中國間諜的敘述持保留態度,認為這些媒體敘事“如童話般誇張”。
北京則壹貫否認相關指控,稱其為“抹黑中國”。
英國真的“過於順從”?
基爾·斯塔默與其團隊顯然也密切關注美國的態度。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上月批評英國是“對中國共產黨過於順從的仆人”,敦促英國不要深化與中國的經濟聯系。
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於潔博士指出:“就對華外交政策而言,美國對英國的影響遠大於歐洲大陸。”
英國與中國很多分析人士都認為,兩國有必要重新坐下來對話,盡管在“紅線”應該畫在哪裡——哪些領域可以合作、哪些領域應保持距離——仍存在分歧。
但目前這些紅線尚未劃清。專家指出,若缺乏壹套清晰的指引,無論是企業還是民選官員,都難以掌握應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注文字,英國商業大臣承認,在審視中國企業對英國鋼鐵產業的投資時,他“會以不同角度看待”。
凱尼提醒:“如果沒有壹套系統性的規劃,你不可能永遠只靠臨時應對各種突發問題。”
壹些棘手的問題已經浮現,其中包括中國在英國的投資。例如今年肆月,英國政府為防止英國鋼鐵公司關閉,接管了該公司,結束了其由中國敬業鋼鐵集團持有的狀態。商業大臣喬納森·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坦言,在評估中國企業對英國鋼鐵產業的投資時,他“會以不同的角度看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