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6 | 來源: 情感大頭說說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倪萍 | 字體: 小 中 大
文|祁年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去年《再見愛人4》裡,麥琳曾因“窒息式控制欲”引發全網討伐,甚至讓主持人倪萍直言“氣得失眠”。
這份“高壓”印象,似乎成了她揮之不去的標簽。
然而,時過境遷,麥琳並未被標簽定義。
近期在抖音平台的活躍表現,她憑借獨特的魅力和持續的內容輸出,成功實現了壹場漂亮的“逆襲”。
不僅收獲了新的關注與認可,更以實際行動打破了過往的固有印象。
這壹次,她終於為自己“爭了口氣”。
01窒息
在《再見愛人4》中,當人們將關注點都放在楊子和留幾手身上時,卻不知旁邊不起眼的麥琳將會成為幾人中最受爭議的那壹個。
她的失控貫穿節目始終。
其實最初大家對麥琳的印象還是很好的。
初次登場的她讓人忍不住心生憐意,尤其是想到贰人那段艱辛但又滿懷愛意的故事。
她當初在李行亮最落魄的時候選擇和他在壹起不離不棄,那時候的李行亮可以說除了唱歌好聽,其他壹無所有,但就是這樣,她默默支持了李行亮拾幾年。
但在後來的壹些環節讓我們看到她身上的不堪和自卑。
節目為了讓雙方了解自己在愛人心中的樣子,設計了“自畫像”環節。
畫師根據李行亮描述繪出的畫像卻被留幾手調侃“像男人”,引發全場哄笑。
這個男人用壹種很不禮貌的方式戳開了麥琳的自卑,相比於女明星的黃聖依和年輕的葛夕,她覺得自己差太多了。
於是她只能用尖銳大笑掩飾崩潰,卻在後續采訪中坦言:“那壹刻我只想撕掉那幅畫”。
她的焦慮進壹步演變為對團隊的經濟控制,從而產生了最經典的“熏雞事變”,導致風評急劇下降。
麥琳擔任團隊導游時,手持記賬本反復核對開支:“礦泉水買貴了伍毛”“門票必須砍價”。
成員提議晚餐加菜時,她皺眉敲計算器:“超支37塊,不行。”
葛夕私下采訪坦言:“壓力大到不敢提需求。”
葛夕接任導游次日,車隊停靠高速服務區。
麥琳突然走向熏雞攤位(標價70元/只)對鏡頭笑稱:“今天終於能花錢了。”
李行亮提醒“經費緊張”,她高聲反駁:“我就要買!兩天沒吃肉了!”
隨即掏出140元現金購買兩只。
鏡頭特寫給到葛夕抿嘴扭頭、李行亮閉眼深呼吸畫面,彈幕也都在刷屏:“故意打臉葛夕”“自私精算師現形”。
後續任務中,麥琳被指多次推翻集體決議(如擅自更改行車路線),並因“沙漠帳篷分配矛盾”遭李行亮質問:“你剛才答應換帳篷,為什麼又反悔?”
她捂臉尖叫:“我忘了不行嗎!”
該片段被剪輯進預告片,登上熱搜。
倪萍在節目中感慨:“看她反復推翻承諾、情緒失控,我整夜睡不著,想不明白婚姻怎麼把人磨成這樣。”
網友罵她“控制狂”“婚姻裡的窒息者”。
卻鮮少有人注意到,當“妻子”“母親”成為唯壹標簽,她早已在親密關系中丟失了自我坐標。
02轉型
面對“全網嘲”,麥琳的逆襲之路,她的反擊堪稱“精准破局”。
麥琳的蛻變始於壹場極致的身體重塑。
面對公眾對其外形的質疑,她啟動嚴苛的“鎧甲計劃”。
4個月減重了44斤,以嚴苛的自律完成身材逆襲。
這壹過程不僅是生理挑戰,更是對心理的淬煉:每日精准控制飲食熱量,結合高強度間歇訓練,其減重速度甚至超越主流明星。
成果的視覺沖擊力直接引爆全網:“邋遢寶媽到千禧辣妹”的對比視頻憑借戲劇性的反差收割了5億閱讀量,瘦身後神似安室奈美惠的顏值逆轉,將曾經的群嘲扭轉為驚歎。
更關鍵的是,她素顏直面鏡頭,在直播間反復擦拭妝容驗證產品效果,以“紅腫臉”的真實狀態破除美妝賽道的濾鏡謊言。
這種反套路的“自損式真誠”,讓她在美妝賽道撕開壹條信任裂縫。
形象顛覆僅是序章,麥琳更深層的破局在於內容邏輯的重構。
她以自嘲扭轉大眾印象,同時跳出顏值內卷,轉型“寶媽知識型IP”。
她開設《硬骨頭媽媽對話錄》,分享“邊奶娃邊健身”的時間管理法,她將焦點放在親子教育、家庭關系等領域,在壹條播放量破億的視頻裡,她抱著熟睡的孩子做平板支撐,配文:“沒人規定媽媽必須蓬頭垢面,我首先是我自己。”
這種“接地氣的韌性”擊中了無數寶媽。
她的粉絲中73%為25-35歲已婚女性,“帶娃不擺爛”成為她們的新暗號。
之後她便開啟了流量轉化之路,這堪稱壹場從話題人物到商業IP的華麗轉變。
2025年1月是她戰略升級的開端。
她為自己量身打造了“日系辣妹”、“校園甜妹”等多維度人設,成功扭轉了過往的爭議形象,實現了口碑的顯著逆轉。
隨之而來的是品牌合作邀約的激增,商業價值初顯鋒芒。
而李行亮也從中受益頗多。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贰人以“離婚CP”的身份進行捆綁營銷。
兩人在小紅書的直播帶貨中,巧妙聯動曾引發熱議的“青團梗”,將觀眾的情感記憶轉化為購買力。
這場充滿話題性的直播不僅取得了單場銷售額暴增的成績,更直接提高了李行亮的商業價值,其商演費用從9萬壹路飆升至20萬以上,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03評價
麥琳的蛻變引發的爭議,遠比當年的“窒息操作”更復雜。
支持者視她為“女性覺醒樣本”。
她的超話下,全職媽媽曬對比照致敬:“她證明帶娃也能奪回身體主權”,她的“10分鍾減脂餐”視頻被寶媽廣泛關注,破除了“產後擺爛論”。
她的抖音評論區更是壹致的好評。
硬核健身博主也分析她體脂率變化,稱“44斤純脂肪減重是意志力教科書”,這屬於是極高的評價,Keep還邀請她參與合作課程《寶媽體能激活計劃》。
但當支持者將麥琳奉為“破局者”時,質疑者卻在其馬甲線照片下評論:“你只是從‘瘋女人’變成了符合男權標准的‘商品’。”
這場圍繞身體改造的爭論,本質上是對女性價值評價體系的公共博弈。
也有網友翻出2024年130斤時麥琳資助山區女童舊聞,和當下96斤直播時“撩發露鎖骨”獲贊百萬的新聞做對比,質問:“為什麼胖時捐20萬點贊量不如瘦時甩次頭發?”引發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自律是否必然通向自由?抑或只是跳進更精致的牢籠?
麥琳的爭議性正在於,她的存在同時印證了兩種可能。
結語
麥琳的逆襲證明,在注意力經濟時代,爭議並非終點,而是重塑個人品牌的起點。
她通過“數據逆襲 + 內容突圍 + 商業轉化”的組合拳,將輿論審判轉化為自我價值實現的助推器。
她為素人 IP 提供了“從全網黑到正紅”的可復制路徑。
正如她在直播中所說:“我不是完美的,但我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種坦誠與韌性,或許才是她真正的“逆襲武器”。
部分材料引用: 中新網|李行亮大婚送妻子"飛屋" 張瑋譚維維現場道賀(圖) 極目新聞|【#麥琳全平台漲粉近10萬#】-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