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7 | 來源: 功夫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斯克 | 字體: 小 中 大
可是,到了關稅戰的疾風暴雨,馬斯克的“顯眼包”屬性拉滿,成了川普團隊中人嫌狗憎的角色。如前所述,關稅戰是兩大派系為數不多的共識。MAGA派對全球化掀桌子的孜孜以求自不待言,新建制派更有牆內損失牆外補的財政增收現實需求。可是,關稅戰沉重打擊了現有的全球化格局,既不符合馬斯克的政治理想,也觸動了他的利益底線。馬斯克不可能無所作為。公開、激烈地表達了反對,的確是沒有退路的唯壹選擇。而川普也沒有選擇的余地。本來就是翻臉比翻書快的脾氣,又面臨兩大主要派系的壓力,只能把馬部長掃地出門了。
平心而論,矛盾激化到這樣不可調和的程度,也怨不得川普薄情、馬斯克負義。關稅戰虎頭蛇尾地收場,“大而美”的預算案再次觸動馬斯克的神經。“大而美”預算減稅多、減支少,2.4萬億的高額赤字再次推高負債,誠如馬斯克所言,的確是美國公民“無法承受的債務”,還會埋下貿易戰擴大的潛在風險。取消拜登任內推動的多項綠色能源激勵政策,更是直接動了特斯拉的蛋糕。於情於理,馬斯克都忍不了。
可是,站在川普政府的角度,也很難拿出更好的財政解決方案。民主黨政府的高稅收政策不僅持續削弱了美國的產業基礎,更令美國中下階層苦不堪言,這才導致MAGA的異軍突起。川普政府,甚至未來任何壹屆美國政府,都不可能忽視MAGA的存在。萬斯之流令人作嘔的表演確實配得上“民粹主義”的標簽,政治精英的確有充分的理由鄙視這股政壇泥石流。但是,誰又能對“泥石流”強大的破壞力視而不見呢?所以,稅是要減的,MAGA打擊非法移民的“情緒需求”也要埋單。還有全球化體系持續推高國防成本,也是省不了的。多重財政壓力之下,連福利開支都壓縮了,還能繼續給“綠色能源”持續輸血?面包和電動車之間的取舍,顯而易見。因此,就算川普有心照顧小馬,也是有心無力。哪怕從此恩斷義絕,新財年的預算案也只能苦壹苦特斯拉了。
總而言之,這場“川馬之爭”是美國政治轉型期的縮影。新舊政治勢力的交替、利益格局的調整、政府角色的轉變,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昔日滑向“大政府”的步伐有多輕快,如今的重整之路就有多坎坷。坦率地說,無論多麼同情馬斯克今天的痛苦,也不能否認他是民主黨時代的產業政策受益人。他今天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是為自己的過去埋單。
川馬之爭,美國“要完”的新佐證?
壹夜之間,全程網上直播的“川馬之爭”,政治攻伐的廟堂之爭竟成了網上的公開撕逼,似乎又成了民粹泛濫、美國“要完”的最新佐證。其實,大可不必驚詫莫名。
自印刷術廣泛應用以來,信息技術發展推動政治活動的公開化,是大勢所趨,並非始於互聯網。中世紀的臣民想不到領主老爺的畫像會刊登在廉價的報紙上,19世紀的紳士也不會想到總統候選人會在電視上唇槍舌劍。公開的政治齟齬在美國政治生活中司空見慣。如果把川、馬的罵戰搬到國會山,就不顯得那麼刺激了。職業政客在國會大會小會裡針尖對麥芒,沒有多少新鮮感。
公開性刻在了美國政治文化的基因裡,肮髒也好、粗鄙也罷,反正都曬在大太陽底下,任憑國民品評。無非是現在搬到了網上,傳播更廣更迅速了。這到底是促進了糾錯機制發揮作用,還是削弱了民眾對政治神聖性的信仰,可以討論。但說“要完”,那是杞人憂天了。
人類社會還沒有做好和政治0距離接觸做好准備,副作用不可避免。但是,人類社會似乎從未對改變做好過准備,太陽還是照樣升起。誰也不會完,只有活得好不好的區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