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7 | 来源: 魏红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天津,袁家骝就读于当时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新学书院”,这所学校以英语教学,许多学生家庭背景非凡。1928年,袁家骝考入了天津的英国学校——天津工商大学。两年后,他转学到了北京的燕京大学,虽然起初学的是工程专业,但很快就转向了物理学,而他的物理学导师正是当时中国最为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谢玉铭。
谢玉铭是福建人,1920年代曾赴美留学,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耳孙。1920年代末,他短暂回国教授物理。袁家骝之所以选择燕京大学,就是希望能跟随谢玉铭的脚步深入物理学领域。1932年,袁家骝从燕京大学毕业,之后继续深造并于1934年获得硕士学位。此时,父亲袁克文已去世,但袁克文在京津地区仍然拥有极大的声望,结交了许多社会名流,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就是其中之一。得益于此,司徒雷登为袁家骝提供了推荐信,使得袁家骝能够赴美深造。
当时,袁家骝家道中落,父亲曾挥霍家产,晚年不得不变卖古董来维持生计。由于司徒雷登的帮助,袁家骝获得了去美国加州(专题)大学学习的机会,并获得了奖学金。1940年,袁家骝获得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的研究员。
在美国的年月里,袁家骝不仅从事学术研究,还在美国无线电研究所帮助设计新型雷达,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间接贡献。与此同时,他与留学美国的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相识并结为夫妻。上世纪40至50年代是袁家骝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布鲁克海文研究所等知名学术机构任职,并参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高能质子加速器”的建设,这一成就开创了高能物理的新时代。-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