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7 | 來源: 魏紅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天津,袁家騮就讀於當時由英國傳教士創辦的“新學書院”,這所學校以英語教學,許多學生家庭背景非凡。1928年,袁家騮考入了天津的英國學校——天津工商大學。兩年後,他轉學到了北京的燕京大學,雖然起初學的是工程專業,但很快就轉向了物理學,而他的物理學導師正是當時中國最為重要的物理學家之壹——謝玉銘。
謝玉銘是福建人,1920年代曾赴美留學,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邁克耳孫。1920年代末,他短暫回國教授物理。袁家騮之所以選擇燕京大學,就是希望能跟隨謝玉銘的腳步深入物理學領域。1932年,袁家騮從燕京大學畢業,之後繼續深造並於1934年獲得碩士學位。此時,父親袁克文已去世,但袁克文在京津地區仍然擁有極大的聲望,結交了許多社會名流,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就是其中之壹。得益於此,司徒雷登為袁家騮提供了推薦信,使得袁家騮能夠赴美深造。
當時,袁家騮家道中落,父親曾揮霍家產,晚年不得不變賣古董來維持生計。由於司徒雷登的幫助,袁家騮獲得了去美國加州(专题)大學學習的機會,並獲得了獎學金。1940年,袁家騮獲得加州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成為該校的研究員。
在美國的年月裡,袁家騮不僅從事學術研究,還在美國無線電研究所幫助設計新型雷達,為抗日戰爭作出了間接貢獻。與此同時,他與留學美國的女物理學家吳健雄相識並結為夫妻。上世紀40至50年代是袁家騮學術生涯的黃金時期,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布魯克海文研究所等知名學術機構任職,並參與了人類歷史上第壹部“高能質子加速器”的建設,這壹成就開創了高能物理的新時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