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9 | 来源: 鲁丫的一面之词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毋庸置疑西方国家跟中国差别很大。这种差别不是指硬件环境,地球上的地理特征跑不出那几种,人类建筑的想象力也很有限,硬件上真没多少差别。我说的差异指的是人文方面。
比如以前国内媒体给我一个很大的误会,说“老外都爱吃中餐”。本来这事不用出国也应该知道不可能,毕竟国内南北方自己就天差地别,甜粽子和咸粽子都互相看不上。饮食习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轻易改变。但不是什么事都会想到要去分析,直到出了国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人是群居动物,与人交往是天然需求,也离不开所在国家的公共环境公共服务。说不屑融入和凭什么融入的,我不信他们喜欢独处,因为他们只是不跟本地人相处罢了。所以那么说就是想法和行为(移民)相悖,就是在抱怨,所以当然是在给无法融入找借口。
融入当然不容易。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饮食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更大的挑战是要理解和适应与自己此前熟悉的文化不同的软环境。它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
比如教育上,中国人从小就要求听话,相应的,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就比较容易做。澳洲为什么幼教会是移民三宝之一,就是因为孩子不是以听话为目标教育的,做幼教可以理解为跟一群小动物相处,可以想象其难度,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干。
如果一个人既要求孩子乖、听话,又希望孩子鬼马机灵,这是不可能的。我的意思是,在做出国这个决定时,不存在既要又要。
中国人是更重视学习成绩的群体。等到入学,移民也是带着这个思维惯性来的,甚至国内还有种舆论说“别信西方人不补课不内卷那套鬼话”,可见对于只想听自己想听的话的人来说,西方人没中国人那么重视成绩这句话都成了废话。
抱歉图片做成这个样子,主要是既要看脸又不能看脸。名字只要懂拼音,一目了然。
图片来自本地一个补习学校。其宣传资料中就有这样的字眼:
We offer specialised programs to help your student maximise their success in various exams(我们提供专门的课程,帮助您的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最大成功)。
教育这个事,要是真等于分数那就好办了。各位真的认为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吗?
就我所见,多数澳洲小孩花在运动和娱乐上的时间远远多过中国人。他们玩各种球类运动,水上水下运动,骑单车,跑步等等,以及画画音乐乐器,就像日常生活本来就如此构成一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