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0 | 來源: 加國無憂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留學生 | 字體: 小 中 大
來哪:我的地下室租客是16年來的留學生,剛來的時候他在Yonge & Eglinton讀預科,見證了Eglinton crosstown輕軌建設的啟動,而這條輕軌,終於將在今年9月通車。可他,卻要回國了。
他在這裡完成了大專,也拿到了工簽,卻始終沒能被移民系統“撈上岸”。今天,他向我辭行,
說准備打包回國。他說自己做了所有能做的努力:考雅思、畢業、工作經驗也有,但終究還是沒有成功。他累了,不想再這樣“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地”耗下去了。
我特別理解他。
我是05年來的留學生,和他壹樣也是2年大專畢業,09年拿到身份,登陸加拿大。外人看來肆年移民,好像很順利,但其中的苦和無助,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當時在Seneca Don Mills校區上課,住在西區唐人街。下課時間和周末都
要趕去東區唐人街打工。沒車,只能天天坐 TTC 搶時間,趕下壹場生活。
我是個“異類”,因為我窮。
和移民來的同學不壹樣,他們有 OSAP,有補助,學費便宜。和同批留學生也不壹樣,他們家裡有條件,住學校旁邊,不用打工,只需要好好讀書。而我,就像拎著水桶走鋼絲的人,每壹步都不能失誤:錢要賺,書也不能不讀。
我GPA不高,是在生活的壓力下勉強畢業的。畢業後,我沒猶豫,直接去之前打工的地方做了全職,只要分數壹夠,立刻提交技術移民申請。我還記得那時把技術移民的打分表打印出來,貼在衣櫃上,天天看天天看。那就是我的“早”字——早做准備,早早起步。
拿到身份後,我第壹時間辭職,跳出華人公司,去西人公司上班。每次換工作都要折騰半年:找機會、寫簡歷、面試……都不容易。
當年拼命拿身份,是為了有更安穩的未來。如今,我終於在加拿大安定下來,成了壹名公務員。穩定的工作、保障的生活,也讓我有機會回顧這些年走過的路,感受那份來之不易的踏實。
圖源:51記者拍攝
回頭看,拿到身份,其實只是人生旅途中的壹個小小分水嶺,之後還有很多挑戰,但至少方向定了,我是“上岸”的。而他——10年後重走這條路,卻沒法復制。
他說他其實是有機會走省提名的,但那個項目後來名額被砍了壹半,工簽也到期了。他選擇回國等看。更遺憾的是,當年如果選的是叁年制課程,現在的分數也許就夠了。我問他現在去補修幾門課能不能算“3年課程”?他說不行,因為打分只認第壹份學歷。
其實,2年前他如果直接申請省提名,機會很大。但偏偏遇到壹個不靠譜的中介,讓他走了EE,結果分不夠,錯過了壹整年。如果他當時選擇省提名希望還是是很大的。 導致他要等到下壹年,可誰能想到下壹年政策馬上就變了,大門收緊,他徹底錯過了窗口期。
我安慰他說,人生向右不行,也可以向左,總會遇到不同的風景。把這9年當作壹場人生游歷,開了眼界、漲了見識。回國未必不是更好的開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