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1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美博弈 | 字體: 小 中 大
“電影究竟該怎麽劃分國界?”王思曉第壹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特朗普的關稅戰蔓延至電影業,對中美兩國的影視公司造成不明朗的前景。有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公司,正在重新評估其“出海”策略,希望做“兩手准備”。
今年5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擬對“非美國電影”征收高達100%的關稅,聲稱此舉旨在“讓好萊塢再次偉大”。消息壹出,Netflix和華特迪士尼的股價雙雙下跌,引發市場震蕩。
影視界不少人以“藝術無國界”強烈反對。當月舉辦的坎城影展(又稱康城影展、戛納電影節)上,好萊塢巨星羅拔·迪尼路(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在獲得金棕櫚獎終身成就獎的演説中,批評特朗普“庸俗”,呼吁所有“關心自由的人”站起來抗議。
“電影究竟該怎麽劃分國界?我第壹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中國幻星文化(Nurostar Film)CEO兼聯合創始人王思曉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他認為,電影的國別認定涉及導演、主創團隊、制片方、取景地、資金來源等多個層面,標准並不統壹。
王思曉在接受BBC采訪時透露,公司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尤其看重美國市場。但新關稅提案為他的計劃蒙上陰影,他直言打算“做兩手准備”,應對未來變局。
好萊塢巨星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公開批評特朗普“庸俗”。
進軍海外市場
幻星於2014年成立,業務涵蓋電影預告片制作、作曲、電影長片剪輯指導、導演,以及參與電影出品和聯合出品。
在預告片領域,幻星在業內獲得不少獎項,包括在有“預告片屆的奧斯卡”的金預告片獎(Golden Trailer Award,GTA)獲20多項提名和兩度奪冠。
與幻星合作過的中國知名導演,包括姜文、馮小剛、張藝謀、王家衛、周星馳、陳可辛、婁燁、寧浩等。
“我們要進壹步把公司做大做強,那就是與海外片方合作”,王思曉說。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是“必然且優先”要考慮的對象。
遭遇行業寒冬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2023 年美國電影業在全球各主要市場實現了15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穩居全球影視行業龍頭地位。
但是,在美國本土,影視制作正經歷寒冬。
根據FilmLA最新數據,2025年第壹季度,在美國電影的標志性中心——大洛杉磯片場的拍攝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2.4% ,該機構跟蹤的所有主要拍攝類別均呈下滑趨勢。
與此同時,電影產業的競爭正擴展到全球。阿布達比、法國、葡萄牙、比利時、意大利、哥倫比亞、愛爾蘭、加拿大等許多地方都提供豐厚的稅收優惠,吸引制片方離開傳統好萊塢拍攝中心。
像《不可能的任務4》這樣經典的好萊塢大片,拍攝地點遍布英國、南非、挪威、馬耳他等地。
5月初,特朗普再次透過社交媒體聲稱“美國電影業正在快速死亡”,將授權商務部“立即啟動”征收關稅程序。
目前尚不清楚全球影視價值鏈哪些環節將納入關稅范圍。
總部在倫敦的OMDIA媒體與娛樂首席分析師戴維·漢考克(David Hancock)告訴BBC,特朗普的好萊塢特別大使喬恩·沃伊特(Jon Voight)曾提交壹份計劃,其中顯示,如果壹部美國電影在海外拍攝並使用了當地的稅收優惠,將被征收相當於該稅收優惠金額120%的關稅,也就是相當於多罰了20%。
不過,考慮到提案仍在討論階段,尚未立法,“恐怕現在沒人能給出確切答案”,漢考克說。
好萊塢合作或遭阻力
導演李安與他導演的《雙子殺手》(Gemini Man)團隊
過去拾年,幻星曾為多部好萊塢電影制作預告片,包括《雙子殺手》(雙子任務,Gemini Man)、《巨齒鯊》(極悍巨鯊,The Meg)系列、《魔鬼終結者:黑暗命運》(未來戰士,Terminator: Dark Fate)等,累計制作了超過20支。
幻星還控股壹家獨立作曲公司“早午音樂”,該公司曾與哈佛大學文理學院中國藝術實驗室合作,並爲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劉循子墨導演的《揚名立萬》《勝券在握》等影片作曲,這是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幻星的海外業務占總體業務約5%,王思曉計劃今年底提升至10%,明年達到15%。
但他坦言,如果特朗普將預告片、作曲等環節納入關稅范圍,“美國片方必定叁思而後行,合作將遭遇額外阻力”。
標普全球評級指出,如果高關稅政策落地,將導致美國影視公司的制作成本上升,且這些成本無法通過票價轉嫁給影院或觀眾——因為當串流媒體等替代觀影的選擇日益豐富,若制片方試圖透過漲價來彌補成本,很可能導致觀影人數下降、總票房收入縮水。
這將促使美方為了節約成本,更謹慎地篩選國際合作伙伴,或者要求後期制作及宣發環節回歸本土,以避免被歸類為“外國影片”。
電影出品業務承壓
幻星創辦人張琪執導的電影《大風殺》剛在北美主流院線上映。
此外,幻星正從幕後走向前台,參與電影出品和聯合出品,計劃將更多自家主導創作的電影推向海外市場。由公司創辦人張琪執導的電影《大風殺》剛剛在北美主流院線上映,成為幻星邁向北美市場的重要壹步。
不過,王思曉坦言,這部分業務也有可能受到貿易壁壘的影響。
根據相對主流的海外發行模式估算,他表示,按照目前的稅法,中國電影發行到海外,需要繳納的稅收占電影總票房收入的5%至8%左右,相當於制片方分成的17%左右。壹旦100%關稅落地,制片方分成所取得的利潤很可能直接清零。
另外,由於近來美國政府針對哈佛招收國際學生政策收緊,令王思曉擔心未來是否會波及影視圈,導致早午音樂的海外合作業務受阻。
“真的不好説”,他無奈感歎。
“做兩手准備”
幻星還控股獨立作曲公司“早午音樂”,王思曉擔心,這部分海外合作業務也可能受阻。
就在特朗普提出電影征稅前壹個月,中國以 “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作為對抗關稅威脅的談判籌碼之壹,為美國影視行業增添變數。
標普全球評級報告指出,壹旦其他國家限制美國內容進口,將重創美國電影業,因為該行業約叁分之贰的票房收入來自美國以外。同時,國際觀眾抵制情緒也可能導致對電影和串流媒體服務的需求減少。
多層變數讓王思曉覺得,不能把雞蛋放在壹個籃子裡,“要做兩手准備”。歐洲市場也成為接下來的著眼點。
過去幾個月,他與同事開始緊鑼密鼓地與歐洲制片方接洽。在5月戛納影展首映的電影《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由合作的早午音樂作曲,成爲歐洲布局的重要壹步。
與此同時,他沒有放棄美國市場,他認爲,“有規模的美國電影公司早已習慣並接受跨國合作,這種合作模式短期內難以改變”。
他透露,公司正在加大海外社交媒體平台上的投入,包括嘗試在Instagram開設賬號,強化Vimeo頁面內容,更新代表作品與預告片展示。這些是海外導演、制片人、攝影師、剪輯師、電影制作公司等從業人士的重要交流平台。
“看好中國的影響力”
《碟中諜8:最終清算》5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他還積極地與美國知名獨立制片廠和多位制片人洽談合作,探索預告片、作曲、剪輯等多方面合作。
其中壹家美國制片廠過往單部電影投資動輒數千萬美金,擅長選擇高票房潛力項目。據悉,對方並不擔心中美貿易戰的潛在風險,反而強調,盡管貿易戰陰影未散,但“中國依然是全球第贰大電影市場,絕不可能輕易放棄”。
事實上,盡管好萊塢近兩年在中國遇冷,但收益依然亮眼。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4年全年,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大陸的票房超過62億元,其中排名第壹的《哥吉拉大戰金剛2》突破9.56億票房。
漢考克指出,2024 年有42部美國電影在中國上映,較疫情期間有所回升。
雖然中國官方表態“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今年4月至6月中美貿易戰正酣之際,好萊塢大片仍在熱門檔期陸續上映,顯示市場需求與觀衆熱情依舊。
根據貓眼專業版,4月上映的有《我的世界大電影》、《玩命關頭7》、《諜網凶追》、《雷霆特工隊》,5月有《碟中諜8:最終清算》、《星際寶貝史迪奇》、《會計刺客2》等。
“我看好中國的影響力”,王思曉說。他認為,對於急需控成本、分散風險的好萊塢制片方來說,可能更傾向在中國市場增加宣發投入,包括將預告片制作外包給中資公司。
他打算制定更有競爭力的報價,使同等預算能做出更多內容;同時也比美國的同行更能適應多樣化的市場。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就像壹把雙刃劍,既有挑戰,也會有機遇”,他説。-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