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1 | 来源: BBC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美博弈 | 字体: 小 中 大
卢特尼克告诉记者,美中双方达成的框架对美国和中国都非常有益,美国和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美方希望通过这个框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应对贸易逆差的问题,推动美国对华贸易增长”。
这一发言也折射了特朗普的核心诉求——降低贸易逆差。
在4月2日“解放日”关税公布前的一个小时,一位白宫高级官员颇为公开地解释:“这些关税是由经济顾问委员会为每个国家量身计算的……他们所使用的模型,是基于这样的概念:我们的贸易逆差,是所有不公平贸易行为、所有作弊总和的结果。”
这一点非常关键,根据白宫的说法,如果一个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多于从美国进口,那本身就会被视为是一种“作弊”的行为,因此理应被征收关税,以纠正这种失衡。
这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中美签订的贸易协议中有所体现——按照协议,中国承诺2020和2021两年,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1512亿美元)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从七年前的贸易谈判来看,中国的红线则是协议中不能涉及对中国法律的修改。这类对红线的设置和触碰,在最近这一顿关税战中再次浮现。路透社援引中国官员称,美国在四月下旬向中方发出的一封信,信中列出了特朗普希望北京采取的针对芬太尼的四项措施,使中美和解变得更为复杂。
信中引用了一份国会报告,指责中方通过对出口商的增值税退税,直接补贴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生产并外销(中方对此予以否认)。该信件寄往外交部、商务部和公安部,要求中方在《人民日报》头版公开报道打击芬太尼前体的行动;通过“党内渠道”向党员传达同样信息;加强对若干化学品的管控;以及深化执法合作。
两位熟悉中方反应的官员向路透社称,尤其是前两项要求被中方视为“傲慢”,认为美方在对其执政体系指手画脚。
“在当前环境下达成的任何新协议,更可能只是一次战术性暂停,而非战略性重置。”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雅各布·冈特此前对BBC表示,由于两党在美中关系上达成了深刻变革的共识,即便特朗普政府希望达成某种更大范围“重大让步”协议,国会也未必会给予支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