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1 | 來源: 超級生活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根據該局發布的聲明,調查發現,消費者在DoorDash網站或手機應用上看到的價格與實際結賬時支付的金額存在差異,原因在於額外的“強制性費用”在結賬頁面才被添加。
競爭局表示,這種做法被稱為“滴灌定價”(drip pricing),是壹種缺乏透明度的“欺騙性”定價方式。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額外費用甚至會被誤導性地標示為“稅費”。
“國會已明確禁止企業使用滴灌定價手法,不能先以難以實現的低價吸引消費者,再在結賬時添加強制性費用。“競爭局局長馬修·博斯韋爾(Matthew Boswell)在聲明中表示。
“我們對DoorDash提起訴訟,正是為了確保消費者不被誤導,並能信任他們在線上看到的價格。”
【DoorDash回應:否認誤導消費者】
DoorDash在回應路透社時表示,並未對消費者隱瞞費用或進行誤導,競爭局的說法是錯誤的。
“我們認為,這次訴訟是壹種過度懲罰的做法,是在借機懲戒本地電商領域的領頭企業。 “DoorDash在聲明中表示。
2022年修法已明確禁止“滴灌定價”
競爭局指出,加拿大《競爭法》於2022年修訂時,已明確將“滴灌定價”列為有害商業行為。
DoorDash並不是第壹家受到該局調查的公司。去年,競爭法庭裁定家具零售商Leons和The Brick在打折宣傳中存在“欺騙性營銷”,同時Cineplex在其網上訂票服務費的做法也被認定為類似欺騙。
競爭局已向競爭法庭提出申請,由法庭決定下壹步的法律處理程序。
目前尚不清楚DoorDash可能面臨多高的罰款,但聲明中指出,近拾年來,該公司已從消費者身上收取了近10億加元的強制性費用。
競爭局還要求法庭命令DoorDash向受影響消費者提供賠償(restitution),但目前尚不清楚賠償是否會執行,以及如何執行。
看似便利的點餐平台,其實也可能藏著不少坑。 你有沒有被外賣平台的“隱形收費”套路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