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1 | 來源: 環球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美博弈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地時間6月9日至10日,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格裡爾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雙方進行了坦誠、深入的對話,就各自關心的經貿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壹致,就解決雙方彼此經貿關切取得新進展。消息傳出,亞洲股市普遍上漲。香港(专题)韓禮士基金會貿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爾姆斯告訴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經過兩輪“激烈”的談判,中美雙方似乎都重申了避免局勢進壹步升級的意願,並開始使未來前進道路更加清晰,但相關談判絕非易事。日本(专题)《日經亞洲》引述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安德魯·科利爾的話強調,雖然倫敦會談並不是最終章,但這是積極的壹步,表明中美雙方的共識比第贰屆特朗普(专题)政府上任之初預期的要多。他說,對抗的緩和可能會使中美經貿關系“重啟”,避免“破裂”。
“非常專業、理性、深入、坦誠的溝通”
當地時間10日晚,為期兩天的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在倫敦結束。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此次會議於9日持續了6個小時,10日又進行到深夜。
何立峰表示,本次會議是在兩國元首今年6月5日戰略共識指引下開展的壹次重要磋商。中方對中美經貿問題的態度和立場是明確的、壹貫的。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在經貿領域合則兩利、斗則俱傷。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雙方應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解決經貿分歧,中方對經貿磋商是有誠意的,也是有原則的。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在會後表示,雙方進行了非常專業、理性、深入、坦誠的溝通。“我們希望這次倫敦會談取得的進展,有利於中美之間進壹步增進信任,進壹步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健康發展,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注入積極的正能量。”李成鋼表示,中美雙方原則上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以及日內瓦會談共識達成了框架。雙方將向各自國家領導人匯報此次會議情況以及原則上達成的措施框架。
美方的表述也呼應了中方的說法。據彭博社等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稱,雙方已就落實日內瓦共識達成了壹個框架,他和美國貿易代表格裡爾將返回華盛頓,“確保特朗普總統批准該框架”。盧特尼克進壹步表示,如果中方也批准,“我們就會開始執行”。
“達成框架反映出雙方緩和局勢、繼續對話的共同意願。”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援引法國外貿銀行壹名高級經濟學家的話稱,根據中美雙方在倫敦會後釋放的信息,兩國代表都需要向各自領導人匯報,這或許意味著仍有壹些分歧或未解決的細節需要內部討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美國企業、消費者和華爾街投資者無疑會松壹口氣:沉重的關稅已經引發巨大的焦慮,而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貿易壁壘的降低應該會降低成本,並有助於為已經顯露出壹些緊張跡象的經濟注入壹些急需的確定性。
5月10日至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雙方同意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系進行協商,並發表了內容包括暫停彼此間高額關稅90天的聯合聲明。但此後,美方陸續新增出台多項對華歧視性限制措施,包括發布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停止對華芯片設計軟件銷售、宣布撤銷中國留學生(专题)簽證等。CNN稱,這些舉措引發中方強烈反對,稱華盛頓的決定違反兩國在日內瓦達成的共識。6月5日,中美領導人通話。有分析認為,此次通話緩解了美方壹系列政策導致的中美關系緊張局面。
英媒:中國人充滿信心
外界還拾分關注倫敦會談是否有望延長兩國在日內瓦達成的“關稅休戰”90天,該期限將在8月到期。《紐約(专题)時報》援引美國貿易代表格裡爾的話稱,雙方都有意願繼續談判,並保持定期溝通,不過尚未安排下壹次正式會議。
德國電視贰台稱,此次會議為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緊張的貿易關系進壹步降溫指明了方向。目前尚不清楚兩國計劃何時何地進行下壹步談判。
《紐約時報》報道稱,盧特尼克對記者表示,框架將涉及當前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以及美國對華科技出口的管制。有知情人士稱,盧特尼克、格裡爾和貝森特11日將向特朗普匯報相關內容。“框架的具體內容尚未對外公布,但其目的在於使中美關系重回上月兩國在瑞士達成的共識。”報道稱。
美聯社援引美國前貿易副代表、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溫迪·卡特勒的話稱,美國就其出口管制進行談判將是史無前例的,“美國這樣做,就為中國堅持將出口管制納入未來談判議程打開了大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