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1 | 來源: 歷史其實挺有趣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長興肆年,公元933年。
後唐明宗李嗣源患病,而且病的很重。
眼看皇帝要不行了,那麼立儲傳位,就不得不提上日程。
實際上在皇帝病重之前,大臣們就已經開始試探皇帝的心意了。
明宗有史記載的兒子,壹共柒個。
養子李從珂,畢竟是義親,自然不在候選之列,長子李從璟,原本應該是根正苗紅的太子,可惜鄴都兵變之際,已被元行欽所害。
老伍李從厚,歲數太小,資歷更淺,還需歷練,難以繼承大統。
老六李從璨,生性放浪不羈,而且性格比較火爆,安重誨當權的時候,他和安重誨很不對付,安重誨壹直想要找機會弄他。
趕上李從璨自己也不懂得收斂鋒芒,有壹次飲酒致醉,竟然倒在明宗的龍榻上休息,被安重誨抓了個正著,安重誨將此事上報給明宗,明宗認為這個兒子無禮僭越,拾分生氣,當即將李從璨貶斥地方,最終賜死。
至於最小的兒子李從益,懵懂無知,還需照料,又怎麼能登天子之位呢?
所以,明宗最合適的繼承人,就是次子李從榮。
李從榮這個人,首先說很有才華。
他喜好寫詩,作品不俗,又愛招攬文人,吟詩唱和,在伍代文壇很有名氣。
(大限將至 李嗣源)
至於這個名氣到底是真才實學,還是人們因為他是皇帝的兒子而對他多有恭維,那不得而知,反正李從榮是挺高產的,壹生著詩,足有千首。
他又是實際意義上的嫡長子,又被封了秦王,身兼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還是明宗親自授予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種種跡象都表明,明宗對這個兒子青眼有加,拾分重用,完全是拿李從榮當做接班人培養的節奏。
皇帝有心,那大臣們也有意幫皇帝促成立儲之事,於是壹個叫做何澤的大臣就上書明宗,請皇帝立李從榮為太子。
如果秦王有德,那麼百官擁戴,皇帝欣然允許,這就是史書上的壹筆佳話,更能為李從榮日後的帝王之路多上壹個正統性的佐證。
(擁立秦王 何澤)
何澤,當時的職務是後唐太仆寺卿。
要說何澤也是多嘴,你壹個管車馬的,立儲的事兒你幹嘛這麼操心呢?明宗要立儲,他自然就立了,皇帝沒發話,你跑去擁戴,難免有和秦王結黨之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