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12 | News by: 环球人物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韩国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金建希一改往日形象。
其实,金建希的公众形象也经历过几次变化。
最初,她以“学霸”和艺术策展人的形象亮相,努力塑造“精英”气质。尹锡悦上台后,她开始走奢华风,尤其是跟随丈夫出访时,总会刻意搭配多套造型,甚至一天三次换装,以致被外界批评“用力过猛”。
但之后,随着学历造假、受贿丑闻的接连爆发,特别是迪奥包事件让她深陷舆论风暴,金建希在造型上收敛了很多。
等到尹锡悦面临弹劾危机,金建希又一次重塑形象,褪去名牌服饰,以平民装扮现身福利机构。
有分析认为,金建希的每一次“人设”调整,都精准对应着舆论情况。
·金建希在穿搭方面花了很多心思。
一名在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从清晨地铁里整理发型的大学生,到便利店店员一丝不苟的妆容,我深刻感受到这个国家对外在形象的重视程度。韩国人对外表的追求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政界人士也不例外。”
“韩国政治人物将个人形象视为政治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出席公开场合的着装、发型甚至表情管理都经过专业团队设计。这种全民性的形象管理文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压力,可能会让部分人陷入外貌焦虑。”
视觉政治的魔力
其实,政要精心打造个人形象,并非韩国独有的政治文化。
在美国,政治人物对外表的重视,始于1960年的总统竞选电视辩论。
当时,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肯尼迪与共和党候选人、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同台辩论,结果展示了“视觉政治”的魔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