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2 | 來源: 鳳凰WEEKL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女性經濟地位提升必然改變擇偶結構,都市生活壓力催生對情緒支持的需求,性別平等理念消解了角色固化。
“好嫁風”壹詞從形容女性(溫順、宜家宜室)被挪用並走紅於形容男性,本身就極具象征意義。它意味著:
關系中的服務者、照顧者、情緒提供者角色,不再天然綁定於某壹性別。
男性也可以並且正在通過提供這些價值,而在親密關系中獲得認可和成功。
賢妻良母是壹種分工,而非特定的性別和角色。
社會終於認可並尊重關系中的“情緒勞動”和“生活服務”。
與此同時,關系的存續與否,越來越取決於個體在其中的主觀幸福感和舒適度,而非外界的評價、社會規范的約束或單純的經濟捆綁。
新時代的感情觀,正經歷從“資源本位”向“體驗本位”變遷。
“情緒價值”和“生活服務力”取代了單壹的經濟實力或外貌,成為親密關系中的核心競爭力。
評價壹段關系成功與否的標准,越來越內化為個體的真實幸福體驗:
“和他/她在壹起,我是否感到更快樂、更舒適、更被滋養?”
這種變遷體現了對個體情感需求的深度尊重、對多元價值貢獻形式的認可,以及對傳統性別角色分工的突破,標志著親密關系向更個性化、體驗化、去形式化的方向發展。
最稀缺的資源不是金錢或地位,而是讓人持續感到幸福的能力。
日子,怎麼可能跟誰過都壹樣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