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2 | 來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李燾初讀宋真宗實錄和國史時,發現並沒有這兩次天書事件的記錄,大赦天下的制辭也刪除了上述引文,而改成:“迨茲贰紀,馴致小康,邦本既寧,天休允集。顧惟陰騭,奚獨在子!思與萬邦,共膺純嘏。”意思是,經過宋太祖、宋太宗兩朝統治,達致小康,社會安寧,社會賜福,我有如此陰德,想與萬邦共享,於是大赦天下。再查“叁朝會要”,也只說因為天書才大赦天下,卻並沒有收錄制辭。“伍朝會要”則改得與宋真宗實錄同調,稱“以天下小康,故降赦”。把大赦天下的原因,由“天書”而篡改為“天下小康”。
但李燾後來從各州所編錄的“建隆以來赦文”內找到這壹制辭的原本,即包含上述預言太子多福引文的版本。李燾說,天書事件後,周懷政、朱能宮變失敗,史官產生忌諱,導致實錄、正史均不記錄這兩次天書事件,進而也影響了大赦制辭。
《續資治通鑒長編》是要上進給宋孝宗看的,李燾顯然也知道自己揭批官史造假,存在風險,需要給出壹個合理解釋,於是又作出如下自辯:北宋史官覺得這涉及宋真宗的過失,所以有所忌諱。其實,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正彰顯出真宗的盛德。如果隱藏或篡改事實,令後人漫不可曉,既失史官之職,又遮蔽了帝王改過之善,這是臣李燾不敢做的。
我們應比李燾有更大的勇氣與洞察,來回望這壹段歷史。須知,天書尚且被遮蔽至此,史官對周懷政宮變事件的篡改就更不消說了。請注意,李燾將寇准排除在“宮變”主謀之外,這大概率與事實不符:離開宰相寇准,周懷政組織幾個宦官又有什麼能力殺丁謂、廢皇後?當然,所謂的“宮變”也很可能是誇大之詞。不過,辨析“宮變”已不是這篇文章的任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