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13 | News by: 青年志Youthology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接订单之前的沟通
多了一个身份
有了闲鱼,我才发现自己的业余生活挺单调的,主要在刷抖音和打游戏。现在又多了一个习惯,在闲鱼上刷刷看那些“00 后男大”“地陪”的帖子。我发现帖子分成三类。一类是有车的,标价三四百一天,备注多写着“油费过路费另算”。这样的多是周末才有时间的上班族。另一类是有专业素养的。我本以为拍照好就是过人的技巧了,没想到隔壁的音乐学院有男大把“钢琴十级可陪看音乐会”写在了介绍里。第三类就是我这种,没车,也没特殊技能。我总不能跟别人说我会用CAD画图吧?好在我时间自由,白天晚上都可以,而且价格低。
“没有车只能陪游客坐地铁”
我一度以为,要我这样一个生活费还不到一千五的学生带人去玩有些难度。我会用AI做攻略,其他人也会。那我的优势是什么?我有点想不明白。便安慰自己,当借机去见见世面。但这个想法不能让对方知道。
一次,有人“雇”我当饭搭子,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男人。感觉他刚工作三四年。我很好奇地问了一些有关工作的问题,比如“遇到难缠的客户怎么办?" 他夹菜的动作顿了顿,简单地回答,“以后你上班就知道了。”
原本说好吃完午饭后还要去电玩城,他说还有事要处理,提前结束了。晚上躺在宿舍里,翻闲鱼才发现,很多帖子简介里都明明白白写着“不追问隐私 ”“流程听老板安排”。
这份兼职,我不敢跟同学说。我害怕他们会以讹传讹。所以,面对闲鱼上不同的咨询者,我有的时候会说自己也参加工作了,下班之后没有什么事情做,拿这个当兼职。有的时候也会说自己还是大学生。
在做“陪伴”兼职之前,我知道人有奇奇怪怪的需求,只是有所耳闻。可当真有人在对面和我沟通这些事,我反而感觉惊悚。以前,我夜里十一二点出学校,都不觉得害怕。现在反而怕了。我再回想起第一个订单,和那位老学长在酒店见面,也有点后怕。
我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无论订单成与否,我都只能在公共场合见面,比如商业街,或者校门口。
这种“自我保护”的边界感,也成了我做这份工作的第二层身份。不是谁都能做地陪,更不是谁都能做得心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