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4 | 来源: 联合新闻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以色列 | 字体: 小 中 大
德黑兰街头的一块反以色列广告牌,广告看板上挂著伊朗飞弹的图片,上面写著波斯语“以色列比蜘蛛窝还弱”。 图/欧新社
▌伊朗的核库存
这种情形持续数十年,直到伊朗被揭露发展核计划,以色列终于必须面对死敌拥有消灭自己的力量。根据国际原子能总署报告,伊朗拥有足以制造3枚原子弹的浓缩铀,纯度高达60%,目前估计已达84%的浓缩水准,距离武器等级的90%只有一步之遥,美国认为伊朗若放手一搏,只要12天就可制造出核武。
伊朗之所以仍未正式制造核武,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宗教限制,如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表示,制造和储存核弹不符合伊斯兰教义。再来,伊朗希望透过核讹诈,向美国等谈判获取利益,最后,伊朗是核不扩散条约国,如果要退出并制造核武,就会像朝鲜成为“国际贱民”,伊朗最终将只有中、俄和什叶派等盟友,非常不利国家发展。
但这些条件不是永恒不变。哈梅内伊已经垂垂老矣,后哈梅内伊时代的伊朗,极有可能会转向以伊斯兰革命卫队权力为中心的军事统治,反对核武的宗教禁令可能会受到翻案。且虽然伊朗看似没有立即需要核武的必要,但越来越专制的政权让伊朗更难和美国达成协议,反倒会刺激军队拥核武自重。
美国智库“军备控制协会”(Arms Control Association)也指出,伊朗的核计划已渐趋成熟,美国与以色列顶多只能减缓伊朗制造核武的时间,但无法透过军事行动完全除去。先前以色列曾轰炸纳坦兹核设施,之后据称伊朗加强了防御,并建造隧道以防止空袭,同时伊朗可能已经将铀离心机等各种零件转移到未知地点,具有可快速重建的能力。
当然,以色列的战争内阁可藉国家生存为由,在解决哈玛斯问题后,向伊朗发动进攻来销毁其核库存。然而伊朗无论是军力或国土都非哈玛斯可比,以色列要用常规武力打败并占领伊朗(如此才能检查全境的核设施)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更遑论伊朗的什叶派盟友如真主党在旁环伺,随时可趁机攻击以色列。
因此,以色列没什么选项,真正要担心的,不是伊朗能否制造、或何时制造核武,而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该如何与伊朗的核武达成平衡状态。就像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拥核对峙后,似乎减低了全面或大规模战争的可能,因为双方理性认知一旦升级冲突,会面临核武末日。
▌核武只有达到吓阻才有价值
在此前提下,以色列其实已经不必再讳言拥有核武,而是应该要以成熟态度面对使用核武的时机,并制定负责任的战略方案。像先前以国官员说出在加萨走廊使用核武消灭哈玛斯,就是非常荒谬的言论——这代表国家高层对核武没有正确的认知,才会有类似恐怖主义的思维。
核武若要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吓阻力量,必须要具备能力和意愿。以色列拥核是公开的秘密,可让对手感到不确定性和恐惧,使敌人不敢冒险,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以色列不会用核武攻击较弱小的对手——如真主党,因为真主党不具消灭以色列的能力,但如果是像伊朗这种大国发动攻击的话,情形将会变得不一样。
如果双方爆发常规武器冲突,像本次互射导弹的小打小闹,应不构成核报复条件,但若伊朗发动全面战争,并针对平民和军事目标,那么就不能排除动用核武。以国很有可能先发制人,因为一旦全面战争,以色列缺乏战略纵深,打赢了是惨胜,打输了就是种族灭绝危机,且伊朗也有动用核武的可能,不如先下手为强。
此外,吓阻要奏效还要有令人信服的能力,因为万一伊朗在战争中骤然取胜,或是先动用核武,那么以色列的核武等于无用,以国必须拥有“第二击”的吓阻力量。如以国去年刚下水的INS Drakon潜舰,就被认为具有水中潜射弹道飞弹(SLBM)能力,但不清楚是否有核弹头。
最后,透过制定明确的核战略,以色列可充分表达动用核武的时机与意愿,同时准备充足的反击能力,等于向对手画下红线。但这只是假设双方皆为理性的理想状态,实际上仍有误判可能,比如假使伊朗再度革命、由军队掌权,这种可能性让以色列感到不安,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像是电脑预测对手导弹路径等,反过来伊朗看以色列也是如此。
因此,未来如果以伊进入核武对峙,双方仍不能放弃公开(与私下)的沟通管道,才可补足理性的极限。说穿了,核武只有达到吓阻才有价值,一旦被用于战争,就不会有所谓的胜利,即使有人幸存,面对已成焦土的家园,无论是什么宗教、谁的上帝或千年历史,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