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4 | 来源: 镜相工作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妙鸭相机证明了,仅靠技术惊奇感无法维系用户的热情,功能单一、缺乏更强的工具属性,也没有社交关系链等留存手段,在用户新鲜感过去后,势必会被大厂的同类型免费产品所取代。
● 2023年6月10日-2025年6月9日,妙鸭相机在全部应用商店的下载量。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陪伴AI:头部稳固,打不出差异化——冒泡鸭
AI技术带来生产力革新的另一面,是冰冷的算法有时也能表现出人类独有的温情。AI陪伴(又称AI角色扮演类)赛道便诞生于人类对这种温情的期待之下。
在用户使用时长、对话轮次、留存率等数据上,陪伴类AI几乎总是领先ChatBot等工具类AI。用户对“赛博恋人”的痴迷,助推玩家争相入局,如阅文集团的筑梦岛、字节跳动的猫箱(前话炉)、美团的Wow、阶跃星辰的冒泡鸭等。
据智能涌现报道,2024年12月,“AI六小龙”之一阶跃星辰,停止对旗下AI陪伴类产品冒泡鸭的大范围投入,冒泡鸭团队合并至对话产品“跃问”(现更名为“阶跃AI”),仅留部分员工运维。此时,距离冒泡鸭正式上线也不过大半年的时间。
对于这样的调整,一名阶跃星辰员工说,经过一年以来的探索,团队现在在产品布局上学到的深刻一课是:不要在已有头部玩家的领域,参与竞争。
AI陪伴类的头部玩家指的是同样是“AI六小龙”之一的Minimax旗下的星野。
鲜有人知道的是,在ChatGPT发布前的2022年10月,Minimax已经发布了对话交互式智能体产品Glow。Glow的背后是Minimax自研的30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LLM),产品形态近似于如今的陪伴AI。后来的2023年初,因为监管因素,Glow停止服务。
2023年9月8日,备案后,Glow摇身变成“星野”归来。星野拥有了最新的多模态能力,它能让用户通过文字描述角色的性别、性格、身份和形象,“捏”出鲜活的卡通人物形象;还鼓励用户通过语音跟角色互动,不同的角色基于各自的性别、人设、性格等,有不同的声线、语气和表达习惯。
这一产品形态几乎奠定了同类产品的基础,也让星野在特定群体内迅速走红——上线7个月后,星野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每轮平均对话时长达到100分钟;根据Quest Mobile数据,当前主流AIGC APP的月人均使用天数基本低于5天,仅有星野能达到7.7天,星野的活跃率也高于豆包和文心一言等应用。
赛道热门,竞争者众,又打不出差异化,必然有人被挤下牌桌。冒泡鸭成了竞争下的牺牲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冒泡鸭的牺牲是可预见的:和工具类AI相比,用户对AI陪伴类产品的粘性更高,这种粘性不仅取决于产品背后的模型效果,更关键的吸引力在于,模型和用户合作“捏”出(定制)的AI角色,以及人机交互后的专有记忆;同样的角色设定,没有记忆,或者换了一个底层模型,其表现出来的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而AI陪伴产品用户对这种不同高度敏感,产品迁移成本非常高,很难转向其他产品。
目前,冒泡鸭仍在维持基础运营,而阶跃星辰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多模态大模型研发。但从结果来看,冒泡鸭的另一个失败原因,就是阶跃星辰将有限的资源分散投入,导致产品迭代和体验落后,及时止损,也是个正确的选择。-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