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5 | 來源: 騰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伴隨互聯網醫療蓬勃發展,線上購藥因便捷高效已成為不少患者的新選擇。然而,部分電商平台處方藥銷售亂象頻發,嚴重威脅消費者用藥安全。
中國新聞網《民生調查局》記者調查發現,在多家電商平台網售處方藥過程中,患者無須上傳病歷、處方等資料,“醫生”在缺乏實質性醫療評估的情況下“秒開”處方,甚至存在“先藥後方”現象。此外,部分在線診療平台的處方藥銷售頁面還存在違規展示、超適應症宣傳和銷售未獲批藥品的情況。
01
亂象壹:
處方審核形同虛設
“先藥後方”成潛規則
實測:10s,從問診到開處方
“秒開”處方、“先藥後方”……近日,記者登錄多家電商平台,提交購藥申請,實測了線上買藥的全過程。
記者發現購買處方藥的流程異常簡便,消費者無須上傳病歷、處方等資料,在線醫生“對藥下症”秒回復、缺乏實質性的醫療評估。
記者在某平台下單處方藥瑪巴洛沙韋後,平台提示“請選擇線下已確診疾病”。記者僅在“疾病欄”選擇了“流行性感冒”,並確認“已確診此疾病並使用過該藥,且無過敏史、無相關禁忌症和不良反應”。很快,記者的購藥訂單通過了驗證。
提交清單後,系統跳轉至問診板塊。系統顯示壹位漢中百壽健康互聯網醫院“醫生”已接診,並發來壹段固定內容:“您好,我是醫生××,已收到您的開藥訴求,正在為您診斷開方,預計1分鍾內,請不要離開。”“請問您是否還有其他信息需要補充?如無,我將依據您的病歷資料開具處方。”“是否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在使用該藥品過程中是否有過敏和不良反應?”
記者全程無任何回復,醫生瞬間將處方開出,並發來用藥建議,該問診對話隨即結束。從問診到開方,僅僅10秒。
記者實測在某平台購藥,10S後醫生開出處方
在另壹個外賣平台上,購藥則更加“便捷”。記者在好藥師大藥房下單奧司他韋等處方藥過程中,“在線開方醫生”在未向記者確認是否已在線下醫院首診,以及未詢問疾病史的情況下,就已經跳轉到付款頁面。
完成付款不到半分鍾,就顯示有騎手接單。記者發現,電子處方已自動生成,病症描述寫為“咽炎”“流行性感冒”,從而使得症方匹配;病例信息壹欄,則自動顯示無過敏、無家族病史、腎功能正常等信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