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7 | 來源: RFI 華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全球競爭力:瑞士香港重奪冠丶季軍 中國跌至16位 台灣第6排位 https://t.co/c8VkwafhEv pic.twitter.com/kjrpn7uCC4—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une 17, 2025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 的最新世界競爭力排名榜顯示, 叁甲之位依次由瑞士丶新加坡及香港奪得,當中,香港連升兩位,但仍落後於2019年或之前的排名。兩岸叁地中,台灣升兩位至排名第6,而中國大陸則因中美貿易戰而拖累國際投資和貿易表現,以致排名降兩級至第16位。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綜合客觀數據及商界意見等因素為69個經濟體在肆大領域評分後,今(17日)早公布2025年世界競爭力排名根據這份最新排名,第肆至第拾位依次是丹麥丶阿聯酋丶台灣丶愛爾蘭丶瑞典丶卡塔爾及荷蘭。而前贰拾位中獲飛躍進步成績的,分別是上升九位至排名第11位的加拿大丶升伍位至排名第19位的德國及跳兩位至第20位的盧森堡。
失落叁年最具競爭力寶座的瑞士,今年重奪桂冠,報告認為,這得益於該國具有彈性和穩定的經濟和社會結構,而該國在「政府效率」和「基礎設施」兩大評分領域更是領先全球。至於下跌壹位至亞軍的新加坡,主要受「商業效率」大跌六位和「政府效率」微跌有關,但報告指出,該國各方面的實力凸顯了強勁且面向未來的經濟,特別是強勁的本地經濟增長和資本形成令其「經濟表現」領先全球。
李家超主動報喜 惟香港排名其實低於2019社運前
排名連升兩年的香港,今年重回叁甲之位,報告指出,原因是香港致力在方方面面吸引私人投資以致在「經濟表現」丶「政府效率」丶「商業效率」及「基礎設施」這肆大評分領域均有改進,但高階管理層認為,當地的核數和會計實務日益不足,須予改善。
香港重入叁甲,令特首李家超今早出席會議前主動報告喜訊,指香港在總得分100分內獲99.2分,比去年增加7.7分,增幅是全球前拾名內最高;而各方面排名均告上升,顯示港府施政方向整體正確,令他感到鼓舞,亦證明公務員本質及能力均有優勢,而後者反映他「以結果為目標」的政策已帶來成果。
不過,香港重入叁甲,其實仍落後於2019年或之前的排名,在該年之前伍年,香港曾有兩年稱冠丶叁年位居亞軍。公開資料顯示,香港在2019年6月起發生有數以百萬計市民上街的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北京其後在2020年6月在港實施《港區國安法》,收緊對港管治,香港的高度自治和人權大受打壓,但中港政府均強調,國安法為香港打造穩定環境,令香港「由亂及治,由治及興」。
國際投資和貿易影響中台排名跌升
中國大陸方面,下跌至全球第16位,主因之壹是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縮減,令全球排名分別跌柒位和肆位,令這個世界工廠的國際貿易在全球排名跌至第43位。在肆大評分領域中,中國的「政府效率」表現最差,只有53分,而排名更由去年的27位大跌拾位至第37位,跌幅在肆個領域中最大。
相反,受惠於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排名飛升,台灣的排名升兩位至第6,而本土經濟的升幅亦拾分可觀,升九位至全球排第4位。而在肆大領域中,台灣在「商業效率」中排名最高,以92.1分排名全球第4位。
世界競爭力排名已持續進行37年,IMD表示,累積可見,區域差異依然存在,東亞、西歐、西亞、非洲和南美洲則有新的發展趨勢湧現。就評比領域來看,「政府效率」的影響最明顯,認為是消除社會分化、維持經濟發展的關鍵;強調有效治理是壹個決定性的優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