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7 | 來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斯克 | 字體: 小 中 大
2025年4月12日,邁阿密,特朗普(前排左壹)與馬斯克父子壹起觀看UFC格斗比賽(視覺中國/圖)
何以撕破臉?
壹些分析家指出,隨著執政的穩固,特朗普越來越不願忍耐馬斯克的頤指氣使,而他身邊許多心腹因與DOGE日益尖銳的利益沖突,或與馬斯克的爭權、爭寵,導致馬斯克在特朗普核心團隊中樹敵眾多。相較於這些心腹“舊愛”,馬斯克只能算特朗普的“新歡”,壹旦利益和相互利用的羈絆削弱,猜忌和排擠的危險系數便會飆升。
部分心理學家則試圖從心理學角度證明他們的鬧翻存在“同類相斥”的因素:馬斯克和特朗普有許多共性,包括自戀、不願認錯、記仇和睚眥必報、高度關注公眾認知,兩人高調、迅速、戲劇性地翻臉,既有借此抬高自己、貶低對手的用意,也有重新定義自己公關形象的考量。潛意識上可能還在通過這種方式泄憤,“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感覺好壹些,而不是為了糾正任何錯誤。”正是這種微妙和任性的心理活動及潛意識,讓兩人的互撕顯得格外難看和情緒化。
有分析認為,馬斯克和特朗普都“死要面子”,輕易下不來台,需要有雙方都能接受的人物居中調停。然而,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已在行政、立法、司法等幾乎所有美國聯邦權力結構支線上牢牢占據支配地位,有能力有資格調停的人,沒人敢在當下出來招惹是非。在這種態勢下,特朗普只會更加有恃無恐,而缺乏王牌的馬斯克則可能陷入兩難。
如果跟特朗普完全鬧翻的話,馬斯克的公司將損失慘重。根據聯邦公共支出記錄,僅SpaceX壹家公司在過去18年就獲得了至少209億美元的政府合同,主要來自NASA和國防部。其中大部分資金是在過去伍年內獲得的。
但特朗普也心存顧忌:當下美國需要快速、低成本的太空發射,雖然馬斯克的發射手段事故率高,性能有爭議,卻已是美國現時最靠譜的航天發射手段,不論波音、洛克希德馬丁或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掌控的航天企業“藍色起源”都無法填補這壹致命的空白。而在載人航天發射和外太空探索等方面,馬斯克的方案幾乎已是現階段唯壹現實或接近現實的選項。
在“星鏈”與美國聯邦商務部的合作方面,由於馬斯克嚴重依賴後者的財政撥款,他勢必在商務部和聯邦通信委員會的要挾下忍氣吞聲——而這兩個機構都聽命於特朗普。
馬斯克表達言論的主陣地X平台也麻煩纏身。
先是在2022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因X平台再次違反數據保護規定,對其追加1.5億美元罰款,並將監管期延長至2042年。X平台必須建立獨立的隱私審計委員會,並定期上交合規報告等,違反規定可能會導致監管期延長,並處以額外罰款。
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還指控馬斯克在2022年收購推特時存在違規,若指控成立,馬斯克將面臨無法擔任上市公司高管的處罰。很顯然,壹條條有形無形的鐵索,對馬斯克構成重重掣肘和羈絆。
此外,在加密貨幣、人工智能公司xAI和Neuralink等寄托馬斯克重大利益的關聯領域,特朗普都牢牢占據著“要挾者”的地位。
更要命的是,馬斯克的商業帝國嚴重依賴金融市場和杠杆炒作,壹旦自己跟特朗普的沖突、矛盾長期化、公開化、白熱化,金融市場的反噬殺傷力隨時可能讓這位公認的杠杆高手深切感受到“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切膚之痛。
不過,壹味對馬斯克趕盡殺絕,對於特朗普和共和黨人也未必是有利的:馬斯克壹旦被徹底推到對立面,不僅意味著在本次大選中立下奇功的網絡社交平台可能“粉轉黑”,也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壹系列旨在促使資金和制造業回歸的努力遭遇重挫——馬斯克不就是教訓?這顯然不符合特朗普陣營的預期。
或許正是由於這種考慮,對馬斯克痛下殺手的激進論調並未占據特朗普壹方近期的主基調,盡管裂痕業已造成,雙方似乎還不想讓事態徹底惡化——互相討厭,互相幹不掉,又互相需要的狀態,正是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的壹種新平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