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7 | 來源: 環球科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斯克 | 字體: 小 中 大
此外,衛星再入時的燃燒產熱也會破壞臭氧層。燃燒中的衛星可達 1925 攝氏度,這個級別的高溫足以分解大氣中 80% 的氮分子,令其與氧重新結合形成贰氧化氮(NO2)。曾有學者估算,在特定條件下,壹個贰氧化氮分子可以摧毀壹個臭氧分子後再生,然後繼續"攻擊另壹個臭氧分子"。
為了減少對地球大氣的破壞,壹些衛星制造者已經開始著手替換鋁制部件,逐漸從上世紀柒八拾年代以金屬為主的大型衛星制造,轉向生產更多采用碳纖維材料的微型化、高性價比衛星。還有壹家日本(专题)公司選擇用木材構建衛星,這樣就能在重返地球時完全燃燒並且不釋放有害物質。不過,碳纖維材料對大氣層的影響還需觀察,而木制衛星的成本是否能夠滿足商業化運營也是未知數。這兩種方案都需要面對進壹步的檢驗。
近地軌道和大氣環境是人類必須加以保護的寶貴資源,如何用更長壽、數量更少的衛星在近地軌道實現有效服務,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壹項緊迫挑戰。
論文信息
Oliveira DM, Zesta E and Garcia-Sage K (2025) Tracking reentries of Starlink satellites during the rising phase of solar cycle 25. Front. Astron. Space Sci. 12:1572313. doi: 10.3389/fspas.2025.1572313
這家最好!股市開戶分批買入大盤股指基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