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7 | 來源: 獨立魚電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電影 | 字體: 小 中 大
這世界上有超現實的恐怖,譬如鬼魂、惡靈、半夜突然動起來的玩偶,自然也就有“現實的恐怖”,譬如偏見、暴力、歷史傷痛。黑人恐怖片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作為觀眾,其實不必太在意這壹標簽。畢竟恐怖片能夠討論的話題本就是多種多樣的,種族歧視只是其中之壹。像去年轟動戛納電影節的電影《某種物質》,也是通過身體恐怖和噴灑血漿的表現手法,探討性別困境下的現實議題。
而在中國本土,即便是對於恐怖片裡最虛無縹緲的鬼魂元素,大眾也會有壹個普遍認知:往往是在現實世界遭受不公對待的人,死後才會產生這樣強烈的怨氣。
無論對於哪個族群來說,恐怖與現實,都是壹體兩面。
去除爭議之後
拋開爭議之後,問題來了:如果我是壹個不太懂歷史知識,也沒那麼懂恐怖片的普通觀眾,這部電影還剩下什麼看點?
這也是《罪人》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即便拋去恐怖片和種族議題的標簽,它依然算是壹部好看的電影。
甚至,去除掉龐雜的歷史文化元素幹擾之後,你會發現它其實用了壹套很精巧的方法,講述了壹個關於“要不要堅守自我”的樸素的故事。
在影片壹開頭,導演就給出了電影的基礎設定:天才的樂手能夠通過音樂召喚亡靈、穿越古今。這位天才樂手,就是雙胞胎兄弟的堂弟,“牧師男孩”薩米。
年輕的薩米天賦異稟,被哥哥們稱為“叁角洲最好的藍調樂手”,但在他的牧師父親看來,玩音樂不過是旁門左道,還有可能招來邪惡的魔鬼,把靈魂獻給主才是正道。薩米不顧父親的反對,去參加了藍調酒吧的開業演出,也的確通過歌聲引來了吸血鬼。後半夜,在和吸血鬼的搏斗中,薩米絕望地念出了父親教的禱告詞,卻對吸血鬼沒有半點作用,最終,他只能舉起吉他,用上面的金屬裝飾削開了吸血鬼的腦袋,薩米得以逃生。
這壹情節的意義,在影片前半部分的台詞中其實已經有所鋪墊。比薩米更為年長的黑人鋼琴演奏家“瘦子”,在談起藍調音樂時驕傲地表示:
“藍調不像宗教壹樣是白人強加給我們的,藍調是我們從家鄉帶來的。我們的音樂無異於壹種魔法。”
白人的宗教信仰沒有拯救薩米,但家鄉的藍調吉他救了他。
這個精心安排的隱喻,不僅道明了音樂之於黑人的意義,也讓薩米完成了屬於他的成長。要知道,藍調音樂本就發源於自黑人佃農在叁角洲摘棉花時的號子。表面上,它是薩米熱愛的音樂夢想,更深的含義,則是象征整個黑人族群血脈中的文化共鳴。
電影最後,薩米跌跌撞撞走進父親布道的教堂。父親嚴厲呵斥他,讓他以上帝之名放下吉他,經歷了驚魂壹夜的薩米緊握著吉他始終沒有松手。最終,他去往了更廣闊的天地,成為壹名藍調音樂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